你以為慢慢悠悠地開車就有理啦?該罰罰!
筆者的交通出行高度依賴高速公路,最近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都要在機場高速、京承高速、六環(huán)路上跑。時間長了,什么樣離譜的駕駛員都見識過。比如開車時候調情、像夢游一樣開車、等等,最常見的是超速行駛,一邊晃著大燈一邊按著喇叭身邊呼嘯而過,十分討厭。但是比起這種每個人都了解并深惡痛絕的超速現(xiàn)象,另一種客觀存在的“超速”,卻讓人不那么重視,那就是超越低速限速。舉個例子,在高速公路上,最內側車道有時會有120和80兩個數(shù)字。120公里的時速當然是車速法定上限了,但80公里,也同樣是這條公路的最低時速限速。如果有人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長期低于這個限速形式,那么他一樣是違章的行為。據(jù)悉,某地高速路段,低速違章是超速違章的17倍之多,這完全是違章者沒有意識到該問題的危害性,以及社會處罰力度不足的原因,那么低速違章的危害是什么呢?首先,高速公路的運力嚴重受損。筆者每次都可以在限速120公里的機場高速上,最內側車道有時速60-70公里的出租車,為了節(jié)省燃油而龜行,因而造成很多車輛為其減速;每次都可以在限速100公里時速的六環(huán)路上,看到一輛大貨車以50公里的時速,超越一輛時速49公里的貨車,造成連綿兩公里的擁堵。這讓動輒上百億的高速公路失去應有的意義。其次,低速違章是影響道路安全的行為。為了確保車輛可以高速行駛,后車必須超越這輛慢車,這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右側超車”,也是交通法規(guī)不允許的行為。那么低速違章,實際上就是誘發(fā)其他違章行為的源頭,必須要有強制性的手段,將其處罰,才能保證大環(huán)境趨于合理化。最后最重要的,是低速違章往往伴隨著其他方面更惡劣的違章行為。比如說此時車主可能在打電話、瞌睡、以及其他形式的盲駕,又或者車主是駕齡不足一年的的新手,完全沒有勇氣和技能,在高速的狀態(tài)下駕馭車輛。那么這些行為實際上是比低速行駛更大的危害,也必須通過處罰才能有效治理。那么為什么這種帶有一定安全隱患的行為在很長時期沒有被重視呢?一方面是,國人駕駛水平整體還不夠高,這就讓我們大多數(shù)時候,以慢為美,一慢遮十害。無論是親友臨別時的一句“慢點開”,還是各種宣傳口號中的“十次車禍九次快”,都只關注了殺千刀的超速,而并沒有正式安全駕駛理論和技能。而交管部門在對低速違章的取證和執(zhí)法又有一定的困難,同時也礙于輿論的導向,所以只抓快,不抓慢。但現(xiàn)在這種局面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目前已經(jīng)有部分地區(qū)對實際發(fā)生的低速違章行為進行實質性的處罰了,標準是200元,3分。這是一種積極的現(xiàn)象,也是面對違章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對整體的交通大環(huán)境會有一定的優(yōu)化。所以,有這種違章行為且經(jīng)常發(fā)生的小伙伴們要注意啦!到了糾正自己錯誤的時候了,為了不吃罰單,好好關注自己行車的時速以及交通指示標志吧!同時也可以和我們說說,如果你也有過低速違章并且被人按過喇叭,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