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忙里偷閑,看了最近很火《杜拉拉升職記》。其實原先翻過原著小說,愛情基本是輔線,職場成長才是主線。到了小說第二部,幾乎完全蛻變?yōu)槁殘鍪謨粤?。到了電影中則是反過來,愛情為主,事業(yè)為輔。不過真正引起我興趣的,是無處不在的植入廣告,尤其是汽車類廣告。
睿翼登場!~Show Time~~(來自電影截圖)
在電影中植入廣告可以很簡單,很直接,也可以很復雜,很講究。比如諾基亞手機和聯(lián)想PC的電子產品廣告,比如12580之類的服務供應商廣告,又比如Aramni D&G這類時裝廣告。這些廣告的植入情境都相對固定而單純,不必費很多心思。汽車就不然。廠家在贊助時,不可免地要考慮到駕駛者的身份、地位,這決定了汽車產品對潛在觀眾的心理投射。如果定位不夠精準,無法引起預期消費群體的共鳴,就是失敗的營銷。
有兩點決定了電影中汽車植入廣告的成?。?/p>
1. 產品力的優(yōu)勢定位
2. 預期消費群體的預判
從《杜》片中不難看出一汽馬自達對睿翼的期待(盡管這已經是一款上市接近兩年的“新車”,兩年時間對于一款日系車來說,已經面臨改款或facelift的問題;況且,這兩年睿翼的銷售狀況并不盡如人意)。一汽為睿翼的擁有者選定的角色,是世界五百強企業(yè)中國區(qū)的銷售總監(jiān)級別,“年薪超過五十萬”。在性格方面,是公司高層中的“少壯派”,“往往在體力上折磨自己”,影片中給出了登山、自駕這樣的detail予以佐證。
這即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了一汽馬自達對睿翼產品力和擁有者的定位:年輕、有活力、薪資夠高、也有休閑時間。睿翼的定位,也不單純像上代馬六那樣強調運動性,而是突出一種個人商務性與休閑性運動的結合。睿翼可以夠商務,作為個人用車出入任何高級商務場所;它也可以夠運動,作為運動型車讓年輕高管在山路上小飚一下,以為放松。但這種運動,絕不是下場的純粹競技運動,而是休閑性運動。
但廠商的這種定位并不能作硬性且狹義的理解。至少在我個人所接觸的年薪五十萬左右、年齡在三十到四十歲的人群中,尚未有人考慮過睿翼…它所反映的是一種趨向高端的取向,這種取向也是心理暗示的一種。它不僅拔高產品的定位,也給預期消費者一個強烈的暗示:你,購買了睿翼,就能夠比肩這樣的高收入群體。
還有一個能夠佐證睿翼是個人商務用車定位的細節(jié),是影片中這輛睿翼的后排,從未使用過…這招很巧妙,既回避了睿翼后排空間與裝備上的短板,又突出了個人化用車的定位,非常好。
在解決了產品基準線定位之后,營銷方向才轉入其他更為感性的層面,比如展示不同光線下車身線條的流暢與雕塑感。
側后30度角,莫文蔚化身車模
夜影下的睿翼
這張截圖有趣之處在于人、車、景三重景深的結合。電影汽車營銷,它所傳達的身份信息,并不僅限于地位,還包括這種身份所包含的生活方式。車廠尤其強調這一點,因為不同的生活方式大抵可以與不同的群體相對應。那么駕駛者這個角色所出入的場所、活動,實則就在向觀者傳遞所謂lifestyle這樣的信息。
這是秀HID和透鏡吧,hoho
但從一些細節(jié)也能看出,國內的行車安全理念多么單薄。譬如在影片中,駕駛者大都系上安全帶,副駕則時系時不系。難道睿翼上沒有副駕未系安全帶警告么
去宵夜前,副駕上的老徐系了安全帶
回程的路上,老徐犯懶了…
老徐在MX-5的副駕上,還是沒系安全帶,這可是convertible...
相比而言,影片中MX-5的營銷手法則顯得簡單粗暴許多。
4S店、廣告背景墻、馬自達的Sales,廣告語推銷、美女潛在購車人……一應俱全
這倒是很能反映一汽對于MX-5頗為本土化的營銷策略:年輕多金的女性白領。拉風的折疊硬頂、俏皮的外形、相對貴價品牌同類產品的性價比…這些才是賣點,而非MX-5賴以成名的純粹駕駛樂趣。
借助電影推行汽車營銷在國內或許近些年方才起步,但在國外已經有了眾多教科書般的典范,乃至經典。經典如007系列中的Aston Martin和蓮花,流行如“非常人販”系列中奧迪S8系列,以及Italian Job中的新老Mini。這類影片中汽車營銷的共同特點是汽車與人物角色,乃至影片情節(jié)、氛圍在氣質上的合拍,使得汽車與角色交相輝映,互為鏡像,共塑經典。好比說double o'seven的優(yōu)雅,正需要Aston Martin來襯托。九十年代有幾部BMW贊助的影片則多少顯得有些格格不入,out of place. 畢竟寶馬那種略帶日耳曼式的機械美感與冰冷,與double o'seven的優(yōu)雅、含蓄、俏皮的傳統(tǒng)英式old school并不相容。相比而言,杰克斯坦森就非常恰當?shù)匮堇[了奧迪那種略顯冰冷的科技感。
在007系列第一部Dr. No(諾博士)中出現(xiàn)的是1961年款的Sunbeam Alpine
Sunbeam的Roadster都很漂亮,在那個年代也頻頻出現(xiàn)在影視劇中。比如六十年代美國風靡一時的劇集Get Smart(糊涂偵探,Don Adams主演,國內九十年代初有線電視放映過一部分),男主角MaxwellSmart的座駕就是一輛紅色的1965 Sunbeam Tiger roadster
題外話:Get Smart這部劇集的緣起就是戲謔或者說惡搞007的,從角色設定、情節(jié)組織、主題安排,無一不是如此。只不過通通從反面來加以調侃罷了,比如將007優(yōu)雅的舉止、睿智的頭腦、矯健的身手顛覆為鄙俗的、愚鈍的、笨拙的??傊趺纯尚υ趺磥?。惟有在車型設定上追隨了第一部007的設定。
第二部From Russia with Love(來自俄羅斯的愛情)中,出現(xiàn)的是Bentley。直到1964年第三部Goldfinger(金手指),經典的Aston Martin DB5閃亮登場~~
在整整三十一年后的1995年,經典DB5再現(xiàn)于Goldeneye,并與Ferrari F355 GTS展開追逐
在Goldeneye中隆重推出的BMW Z3 Roadster
可惜之后BMW在1999年The World is not enough中推出的Z8實際市場表現(xiàn)并不好
非常人販 A8 W12(感謝大家指正~)
ItalianJob Mini
補充幾部片子吧
Transformer, 變形金剛
進化前,1977年款的Camaro
進化后
大合集
Matrix, 駭客帝國 老款CTS
法國片Taxi中的Peugeot 406(忽然聯(lián)想到東風拉皮手術整出來的408,感覺怪怪的——明明是差了一個級別的車,卻分享同一編號序列)
國內近幾年的影視劇中,汽車植入廣告投放力度最大的應屬一汽奧迪了吧
07年奮斗中的A4 B7和A3 Sportback 五門掀背
有趣的是,從電視劇上線的2007年直到3年后的今天,A3即便是進口版仍未上市。真不知道當初廠商是怎么考慮的…
從內飾與功能開始秀~
連座椅加熱功能都要強調一下…
臺詞就更逗了,“A3頂級跑車”……這里還順便秀了下A3的車載電話
劇中用的車是多幅的鈴,可惜沒有清晰的截圖
去年的《非誠勿擾》也許是本土電影中第一部引起普遍反響的汽車植入廣告營銷。暫且不論豐田入主后掃把佬產品發(fā)展路線如何,至少在營銷上功力提升不少。
因為手頭沒有片子,只能從網上找圖。印象中秦奮開Forester,鄔桑開的是Outback還是Legacy wagon記不清。上一代這兩款車我一直分不清,其實單位就有一輛Wagon。剛才臨時翻了下新車評上代車型的評測,才發(fā)現(xiàn)中網有很明顯的區(qū)分:Wagon是單幅,Outback是網格狀的。像我這樣不熟悉掃把佬的還真不好分辨,特別是從車尾方向看。秦奮去??跁r他朋友開的似乎是Legacy Sedan(也可能是三廂的Imperza)。至于Tribeca似乎沒有出現(xiàn)過。
這張圖片上的圖注有問題,應該是上代傲虎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