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fā)于:http://wildleopard.blog.163.com/blog/static/302502201081310812938/
8月21日,米佛峽灣(Milford Sound),雨轉晴
今天是我們整個新西蘭之旅中唯一一天沒有自駕的,原因在前篇提過,天氣預報說前往米佛峽灣的高山路段有結冰。事先做功課的時候,我就得知那條路是出了名的難開,再加上特殊氣候條件,想想還是不要冒險,于是在YHA預定了四張旅游大巴票。
早上起來看到雨霧彌漫,似乎是在驗證天氣預報的準確(平地下雨高山極可能結冰),雖然證明著我們的明智,不過,到蒂阿瑙湖邊等待光線的計劃也就隨之泡湯了……
到達旅游巴士??空镜臅r候,時候尚早,我們就逛了一下旁邊的禮品商店,發(fā)現還是相當不錯。貨色齊全,價格也不貴,是我們一路上來看到的性價比較高的店了(當然有些地方我們并沒有去逛禮品商店):比如那個從霍基蒂卡買的幾維鳥毛絨玩具,在這里要便宜上十分之一。此外,我們還看到了質感相當好的帶毛羊皮,手感無敵,連原本完全沒有購買欲的我和橙子,也一見就喜歡上,決議買一條回去冬天享受。不過,由于帶著羊皮逛峽灣比較麻煩,大家決定晚上回來后再過來大肆采購。
我們今天的目的地米佛峽灣,是往來游客極力推薦的風景名勝。那里原本是一片高原,在古代冰川的作用下,地貌發(fā)生劇烈變化,塑造出懸崖峭壁,同時也使其海岸線變得深邃曲折,被譽為“世界高山園林和濱海峽地之勝”。
在此摘引一段《Lonely Planet》上的描述:米佛峽灣給人的第一印象炫目之極:陡峭、嶙峋的懸崖自平靜、黑暗的水面穿出,森林僅僅攀附著傾斜的山坡,無力攀附時就造成了“林木雪崩”。樹木大片大片地墜入水中。1692米高的壯麗的邁特峰(Mitre Peak)非常上鏡,兀然聳立。這里的景色足以使你大聲驚嘆。………… 海豹、海豚和幾乎必下的傾盆大雨(年均降水量7米?。┎⒂纱诵纬蓪訉盈B疊的瀑布以及與之相稱的憂郁的薄霧而更加完美。
想象著峽灣的神奇,九點半,我們的峽灣之旅準時啟程。
從蒂阿瑙到米佛峽灣的119公里,本身也是一個頂級旅游路線,可以讓你領略到大自然的廣袤與美麗。好在旅游大巴不是一路呼嘯而過,而是到了每一處景色優(yōu)美之地,司機會停車讓大家下來欣賞并拍照,雖然不及自駕隨叫隨停,不過已然是十足的享受了。
沿路,我們看到了巍峨雪峰陪襯下的金黃草甸。
葳蕤蔥郁的原始森林。
讓人見了就想掬起來品一口的清溪瀑布。
還有名頭雖響,但實在不怎么樣的鏡湖:湖面上倒置了一塊牌子,從其湖中的倒影可以看到Mirror Lake的名字。不過在新西蘭,無鏡湖之名但有鏡湖之實的湖,我們一路上看到的多如牛毛,相比之下,這個算是不起眼的了。
從蒂阿瑙到米佛峽灣,要經過Homer隧道,這里是全程海拔最高、地勢最險峻的地方。歷史上開掘這個隧道花費了十八年的時間,將一座千仞石山硬生生打通,這才將米佛峽灣這個世外桃源與現實世界連接起來。Homer隧道長逾千米,隧道口有紅綠燈指示單向通行,要是錯過了這一波,那就要等上整整十五分鐘了。
過了隧道,是一個不長的雨林間的步行道(名字忘了……),司機停車讓我們進去參觀。
里面雖也有些景色,但是對這幾天看多了藍天白云青山秀水的我們來說也只能算一般般。
令人驚喜的倒是從步行道回來后,看到了新西蘭著名可愛的食肉鸚鵡Kea。這只渾身被雨水澆透的小家伙蹣跚在停車的地方,盼望游客們可以大發(fā)慈悲給它喂食。當它看到有位正吃著蘋果的游客時,就兩眼放光,一路追隨不肯放棄,這種堅韌不拔的饞佬胚作風令人忍俊不禁。
繼續(xù)啟程,開過幾個下山的發(fā)卡連彎,就到了米佛峽灣。下車登船,細雨正緊,看來這次峽灣之旅要在雨中度過了。
米佛峽灣長約二十公里,西北鄰接塔斯曼海,我們所在的游輪碼頭則位于東南側。游船沿峽灣駛向大海,在入??谵D一圈,再原路返回,游覽全程約三個小時。
從船上看峽灣是個很震撼的體驗:兩側高逾數百米的絕壁犬牙交錯、影影重重,在彌漫的雨霧下顯得魔幻詭譎。
峽灣的山崖上還到處掛著飛流直下的瀑布,它們使整個峽灣充滿了靈氣,因此這里又有“千條瀑布灣”之稱。
其中,最大的博恩瀑布高達160米,是1871年以新西蘭總督夫人名字命名的。它的落差巨大、水量充沛,濺起的薄霧般的水花就像新娘的面紗。每當游輪經過這里,船長都會故意把船開到瀑布的下面,讓游人措不及防地感受一下從天而降的甘霖,這已成為了游覽米佛峽灣的一道固定節(jié)目。
靠近峽灣的入???,有一處山腳伸入塔斯曼海,名為海豹岬(Seal Point),這里是新西蘭離澳洲大陸最近的地方。
不過,我們在這里沒有看到海豹,倒是見到了不少海獅。其中有一只鏡頭感特別好的,一看到游客們的長槍短炮,就仰頭作陶醉狀,紋絲不動,結果自然是謀殺了大家無數的菲林。
在這里做一下科普,海獅和海豹長得很像,但是有兩點顯著不同:海獅有三角形的耳朵,而海豹只是小孔;海獅的前鰭長而強大,因此可以在陸地上行走,而海豹前鰭短小,只能在陸地上匍匐爬行。因此,上圖的是海獅,另外放些我在美國加州拍的海豹作為對比(下二圖)。
此外,在新西蘭第二天日記《“四頭”和“七次”》中出現的也都是海獅而非海豹。
另,海獅比海豹帥多了…… 真的……
我們剛到達入???,風雨驟停,陽光撕破云層將海面變成一片水銀。與此同時,原本被重重疊疊的峽灣山峰所隔的海風頓起,把我們的游船在浪間拋來拋去。在凱庫拉觀鯨船上的“七次”慘象瞬間印入我的腦海,讓我不寒而栗,于是馬上回到船艙靜坐,以期待堅持盡量長的時間。好在我們很快便返航了,真是讓人虛驚一場……
游船回程之時,風停雨歇,雖然依舊云霧籠罩,不過陽光時不時灑在局部的山壁上,如大型聚光燈一般,煞是壯觀。
坐上旅游大巴回蒂阿瑙,在車上回味著米佛峽灣之旅,這種“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的景致,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三峽,想必那里會和這邊一樣美??上У氖?,我們在峽灣沒有遇到傳說中時常會出現的海豚,這也算是此行的小小遺憾吧。
車行路上,云霧終散,陽光普照,這種時晴時雨的天氣,幾天來見慣了新西蘭多變氣候的我們早已見怪不怪。在車上,我們還見到了無比絢麗的太陽光柱撒向人間的壯景,可惜在車廂另一側,而且司機不停車,于是只得放棄拍照的想法,僅以目睹為快了。
到了蒂阿瑙,我們下車的第一件事就是奔赴禮品商店,結果被告知羊皮被另一位來自東方的游客搶購走三條,所剩無幾。最后,我和橙子還是花了97紐幣買到了一條手感很不錯的,而小吳老師因欲購數量較多,就只好決定最后一天回到基督城再做打算了。
羊皮的照片是回到上海的家中再拍的。
背面寫著羊皮的等級:三星(五星據說最好,但是我們沒見到,估計也會更貴吧),還印著Proudly made in New Zealand(自豪地產自新西蘭),看來確實是他們的名特產啊。
日落西山,照例是最適合風光攝影的神奇時刻(見注1),我?guī)R全套攝影家當來到蒂阿瑙湖邊等待光線。
慷慨的陽光隨手給蒂阿瑙湖撒上碎金,給遠山勾勒上金邊。
飛翔了一天的湖鷗停在湖上的木樁歇息,伴著靜靜泊著的小艇,和波光粼粼的湖面,悠閑而恬靜。
太陽緩緩落下山頭,天光暗去,延長至三十秒曝光時間的相機,將水波蕩漾的湖面幻化成柔滑的絲綢。原本湛藍澄澈的天空與湖水,不知何時摻進了一絲淡淡的紫色,平添了些許貴族氣質。湖上,紋絲不動的木樁和殘影漂動的小艇相映成趣。此刻,天際彌留的最后一縷霞光映在湖面上,為之加入了最為亮麗的一抹顏色,整個場景顯得典雅而美麗。
回到蒂阿瑙的YHA,早有噴香的飯菜在等待著我了:紅燒大排、清炒包菜和番茄蛋湯。感謝小吳老師和橙子同學每天的辛勤勞動,讓我們每天賞遍美景的同時,還能享盡美食。人生最幸福的事,也就如此了吧……
注1:風光攝影中指的神奇時刻,一般位于日出或日落前后三十分鐘的時間段內,此時光比合適、天色最為美麗,是最容易出攝影大作的時候。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