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威與新君威
看見這個車庫被劃進新君威一群,無語了。
其實知道歐寶insignia變身新君威,我早就無語了。
一段時間以來,我對新君威一直挺排斥的,因為對通用的憎恨。通用對旗下收購來的子品牌奉行赤裸裸的掠奪戰(zhàn)略,看看福特和馬自達,雷諾和日產(chǎn),還有戴克,薩博和斯巴魯本事一個路數(shù)的企業(yè),命運迥異讓人慨嘆。
這個老別克是家里買的第一輛車,所以感情很特殊,不忍心批判,很多缺點都被我適應(yīng)成了習慣。但是對車了解的多了,還是覺得通用真應(yīng)該倒閉掉。
老別克的發(fā)動機 是LW9 3.0,這個系列發(fā)動機的定型生產(chǎn)竟然是在1968年。四十年了,除了增加個電噴,別的基本都沒變。猛給油的時候,給你的響應(yīng)貌似柴油機一樣,過了3000轉(zhuǎn)就發(fā)出革命般的慘叫。高速開快一點,平均轉(zhuǎn)速2500左右,一路下來百公里得16個油。那臺生產(chǎn)了20幾多年的老掉牙4AT就不說了,日常開開勉強能忍,作為一臺駕駛機器,是很不夠格的。確實不敢想君威還能換代,因為需要革新的地方太多了,基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一輛車。(結(jié)果還真就是一輛完全不一樣的車)當時常常在意淫天籟的J230——日產(chǎn)瀕臨破產(chǎn)時退出的產(chǎn)品。
說說新君威,對歐寶一直有點好感,早期的歐寶歐米茄(跟老君威外形還挺像),總覺得一點不比A6差。如果車買的晚半年,也許就會買個歐寶的威達回來了。
insignia的平臺真是不錯,均衡無硬傷,個人估計很可能借鑒了部分saab的車身技術(shù)。這樣一個平臺無論給哪個車企基本都能出不錯的產(chǎn)品。歐寶就沒有馬自達的命,生個兒子認別人叫爹。但平心而論,新君威車本身是個不錯的產(chǎn)品,給中國消費者更多選擇的福利。
我一直想自己會不會從老君威換成新君威,答案是不會,邏輯是這樣的:如果我喜歡老君威,那么我肯定不會買新君威,因為老君威的特質(zhì)基本都沒有繼承。如果我不喜歡老君威,那么我還換君威干什么呢,外面有那么多別的選擇的。還好老君威的市場占有率不大。 不過老凱越的車主的不一樣了,因為不管從哪個方面,新君威都是一輛比凱越更好的車。而凱越的車主群遠比老君威大得多。
不知道別的老君威的車主有沒有,反正我是,路上看見林蔭大道總會流幾滴口水。感情上難以割舍老君威母親,也在買G25之前在CTS左右徘徊良久。
在通用的中國戰(zhàn)略里,老君威的車主很可能是被拋棄了的一群,但是這次感受也讓我明白,不重視品牌建設(shè)和顧客滿意度維護的企業(yè)是沒有發(fā)展前景的。希望新君威的車主不會有我遇到的這些尷尬。
麻煩編輯把我從新君威的群里劃拉出來吧。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