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對新速騰沒興趣的人看新速騰底盤評測:
69對速騰神馬的主流車一直提不起興趣,但是最近xcp一篇《新速騰的底盤變化》沒想到炸了鍋了,我也去圍觀。
事件的背后總是意識形態(tài)作祟。圍觀著圍觀著我就恍惚看見了這么一只無形的手。
我先說自己的立場。
我沒有信仰,我不引以為豪,但起碼它讓我不迷信權威。我不主張和事佬或者各打五十大板的中立態(tài)度,只希望那一天后輩生活的社會,真的就公正公平公開了。我喜歡新車評的文章和氛圍,但一臺車到底怎么樣,我只相信自己實際開了比較了之后的結論。我很好奇到那些槍文啊水軍啊神車黑啊之類的利益鏈,這些輿論總是充滿煽動性讓殘疾人更殘疾無知者更無畏。
談到汽車文化,我們這一代大部分車主其實都營養(yǎng)不良。車評人的文章、視頻因而解渴。
我會反復點擊一些特別的文章,或者角度獨特、或者表述準確精妙,而對我更重要的,是那些科普常識的。既然是科普,這事兒就特嚴肅。屬于做學問的范疇了??墒窃撔耪l不該信誰,說實話我也沒譜,灌輸一腦子歪理邪說還特興奮的話,其實挺丟人的。所以我只能要求自己無論怎么學,我也不能表現(xiàn)的特正確特亢奮,起碼這樣就算全是錯的,也不會太現(xiàn)眼哈~也就是說,談到科普的這種事,我覺得最好盡量冷靜,理性,講點科學精神。不能讓感情驅使著自個兒亂說亂動,到處給人扣帽子。
說回到這篇《新速騰的底盤變化》,我覺得是一個科普的好教材。雖然我不知道他是對的還是錯的,是真科普還是高級軟文,我只想盡量從這樣一篇底盤比較的文章中,尋找一些對我有幫助的汽車常識。文章用意除了幕后的作者誰都不知道,作者自己出來給自己辟謠,法理上又不能構成有效的證據(jù),那只能剝離開這些揣測,去讀里面具有科學性質的內(nèi)容。
這樣不帶情感地去看,說實話,我沒有像原文一些跟貼網(wǎng)友那樣感到憤憤不平。我也沒有得出“xcp說新速騰好”這樣的結論。因為什么是一臺好車,我覺得是個系統(tǒng)工程,挺復雜的。
新速騰的底盤就算是用了f1、lp700那種奇怪結構了,他就是好車了嗎?最直觀的一個變量,價格還是a級合資車的價格,那這個f1的底盤懸掛用在了前驅家用車上是個科技新知、營銷亮點;可因為f1的底盤,價格比卡羅拉、??怂谷龓F兩倍,那新速騰就是腦殘設計別想賣了對不對。僅僅是給新速騰的“板車懸掛"部分做了一個結論有好有差的評價,就被簡單粗暴地聯(lián)系起來,群起攻之,扣神車黨的帽子,這事兒我覺得過了。怎么看都像文革時興的那種反文明反科學的人身暴力,是什么使那些網(wǎng)民一下子變得嗅覺系統(tǒng)過度發(fā)達了呢,真嚇人。
也許這是大眾在新速騰上搞了一些花頭,多行不義了。但我還是覺得咱們看文章還是保持尊重科學的心情,提倡理性,不能讓情緒左右了自己對文章的判斷,一點不爽就破口罵街。
當然我誓死捍衛(wèi)你留言甚至罵街的權力,xcp同樣也有說出他們評測結論的權力。
只是在這樣一篇關于底盤的文章,在新速騰還沒正式上市,大多數(shù)人都沒親身試駕過的時候,就跟貼拍磚貼標簽,我怎么想都覺得這不是一個科學理性的態(tài)度。你可以罵大眾減配,可以罵一汽漢奸走狗賣國賊,但是這些都是情緒的發(fā)泄,是針對企業(yè)行為;底盤比較這種言之有物的實驗報告是針對一個產(chǎn)品一處設計的分析,二者的對象都不是一個呢。
因為大眾不厚道,所以一切關于新速騰的正面報道,我都要滅。這種行為就是替天行道了?看似是從大局出發(fā),其實就跟這個體制一樣,一切原則,最后都抵不過語重心長三個字“顧大局”,結果一切原則都成了狗屁了。
附:熬夜與一位匿名網(wǎng)友的討論,也是本文我想表達的想法。
新車評網(wǎng)友在 第144樓 2012-2-24 20:44:00發(fā)表
新車評編輯們你們收錢做廣告也就失去了一個媒體最基本的準則,幸虧在異國他鄉(xiāng)還有金錢收買不到的媒體,做出了公正的評語!?。。。。。。。。。。。。。。。。。。。。。。。。。。。?!
美國消費者報告還有福布斯雜志都稱2011款捷達即2012款速騰,是消費者雜志同測美國市場12款A級車最差的,也是最不推薦的。靈敏的操控和出色的轉向系統(tǒng)已成過眼云煙,頂尖的內(nèi)部配置和裝飾也被東拼西湊的硬塑料所取代。在加速和節(jié)油方面,新捷達的引擎都乏善可陳。
=============================================================
XCP顏宇鵬在 第155樓 2012-2-24 22:02:00發(fā)表
我不確定您看到的美國消費者報告對新jetta的評價來自哪里,這個網(wǎng)站是收費瀏覽的,沒有賬戶的人看到的都不是全文。
但是我有帳號,所以我立刻去看了,他們對新jetta的總概括如下:(消費者報告網(wǎng)站禁止一切轉載,我就不貼原文了,直接翻譯如下):2011重新設計的jetta有很大的尾廂和很好的后座,但優(yōu)點到此為止。操控缺乏靈動感,內(nèi)飾工藝和裝潢給人印象平平。聲音粗糙的2.5L五缸發(fā)動機動力響應良好但油耗較差,僅為25mpg。2.0TDI柴油發(fā)動機油耗出色(為34mpg)但低速下自動變速箱抖動大。配備2.0T渦輪發(fā)動機的運動版GLI加速、操控和內(nèi)飾都比普通版更佳。柴油版的首年可靠性低于同級;五缸版本表現(xiàn)平平,總得分較低所以不足以推薦。運動旅行車版本是基于老設計,依然可以推薦。
可以看到,消費者報告指出的主要問題是發(fā)動機不夠好,但美版jetta的三款發(fā)動機(2.0T、2.0TDI、2.5)在國內(nèi)新速騰身上都沒有。關于內(nèi)飾的評價,我沒見過美版jetta實車,所以不能確定和中國版是否相同。“操控不夠靈動”這個評語我基本同意,新速騰的操控的確不是能給人樂趣的類型,事實上幾乎全系大眾車型(性能版除外)都是如此,包括老速騰我也沒覺得它是操控特別強的車。您說的“靈敏的操控和出色的轉向系統(tǒng)”“頂尖的內(nèi)部配置和裝飾”,也許是過去的美版jetta上存在的,但我認為在國內(nèi)的上代速騰身上也不突出。
所以我的看法是,消費者報告的內(nèi)容可參考,但對于速騰,包括思域、福克斯這種在中、美均被深度本土化的車型,兩地的媒體評價基本不可以通用。
最后,媒體“收錢做廣告”和“被收買”并不是關聯(lián)關系的,就如一個人工作賺取生活收入和賣身的區(qū)別。新車評網(wǎng)是一個企業(yè),而不是慈善機構,我們的內(nèi)容對用戶是免費的,所以當然要有收入渠道,好比大家用的免費手機應用里有植入廣告一樣。但這些都是正當所得,絕不等同于“賣身”、被收買。也許如果大家能接受像《消費者報告》那樣的付費瀏覽方式,新車評網(wǎng)確實可以連廣告也去掉,那么我就順道調查一下,有人愿意付費瀏覽新車評網(wǎng),并且真的會那樣行動么?如果會,大家覺得付費多少才合適呢?=============================================================
新車評網(wǎng)友在 第161樓 2012-2-25 0:20:00發(fā)表
既然你有消費者報告的帳號那很好!
那么麻煩你把消費者報告同測美國12種品牌A級車的文章摘引過來,OK?
2011款捷達光榮榮獲最后一名,第十二名,比新思域還差。
作為一個媒體至少應該公平,也就是一碗水端平吧!
既然你們認為新速騰比老速騰好,那么請給出數(shù)據(jù),而不是洋洋灑灑上萬字,沒有一個能證明操控性的證據(jù)!
科技類文章沒有數(shù)據(jù)就是空洞的,也是虛無的,希望新車評能用數(shù)據(jù)推翻美國消費者雜志的評價;或者推翻福布斯的評價。
通篇就是一個:感覺、感覺、感覺!這個時代,做評測就得借助儀器來佐證自己的感覺,而不是用感覺來佐證用科學做出來的機器!
別給我們灌輸:美國產(chǎn)的車和中國產(chǎn)的車不一樣。這是很幼稚的說法,這就如同一個科學家研究法輪功的科學性一樣。
按照你的說法:美國產(chǎn)的VW車是垃圾,中國產(chǎn)的車是精品,呵呵,你是不是覺得可笑呢?
=============================================================
69在 第165樓 2012-2-25 2:50:00發(fā)表注冊個帳號吧朋友,既然是車迷,我覺得沒事兒上上xcp,對你有好處。
【既然你有消費者報告的帳號那很好!】
69:朋友莫激動。冷靜。冷靜。
【那么麻煩你把消費者報告同測美國12種品牌A級車的文章摘引過來,OK?2011款捷達光榮榮獲最后一名,第十二名,比新思域還差。】
69:兄弟多慮了。您看這篇文章,就是一個新老速騰的底盤評測。
在沒有公布價格、沒有全面系統(tǒng)把外觀、內(nèi)飾、動力、空間、性價比這些都考慮進來,然后橫向跟市場上同級車比較之前,沒人敢說他比新思域還好或者還差。這僅僅是一個車型不同結構底盤的對比測試。
你放心,如果新速騰的上市價格比老款還高5萬,然后加價提車,那別說12名了,連進排行榜的份兒都輪不著。
【作為一個媒體至少應該公平,也就是一碗水端平吧!】
69:啊?這會兒就說新速騰是垃圾,比新思域還爛,就是公平啦?最起碼的定價咱們都還不知道呢呀……
還是先淡定唄。
還是無論他價格怎么訂,都是爛車,爛車?那你這種判斷,是帶著情緒,純感性的了,對的住你口中這“科學做出來的機器”么?
【既然你們認為新速騰比老速騰好,那么請給出數(shù)據(jù),而不是洋洋灑灑上萬字,沒有一個能證明操控性的證據(jù)!科技類文章沒有數(shù)據(jù)就是空洞的,也是虛無的,希望新車評能用數(shù)據(jù)推翻美國消費者雜志的評價;或者推翻福布斯的評價。通篇就是一個:感覺、感覺、感覺!這個時代,做評測就得借助儀器來佐證自己的感覺,而不是用感覺來佐證用科學做出來的機器!】
69:真沒話說了我~晚會焰火那是必須相當科學、經(jīng)過精密計算、設計的,但是放出來給人看的,是大伙感覺好不好看重要,還是觀眾能讀取出他構造如何,裝填了多少克火藥重要呢?
老大,無論什么時代,機器永遠是為人服務的,永遠是為了讓人有更美好的感受。
光靠儀器來輸出數(shù)值就是評測文章了,那還看神馬車評呀。去讀你家車的設計圖和廠家數(shù)據(jù)不就行了?
你看到這樣的文章,就爽了是不是:
新速騰繞樁成績比老款時間相差0.0xxs,但老款速騰在時速xxxkm/h時,尾部出現(xiàn)了xx次擺動,其中先向左擺動幅度為xx,g值為x.xxx,然后向右擺動幅度為xx,g值為x.xxx。然后又向左……,又向右……、最終在時速xxx時,車身姿態(tài)恢復穩(wěn)定。
不對,“穩(wěn)定”這個詞是感覺,應該刪去,去用你最愛的數(shù)學公式來表達。
這樣你爽嗎?可就是沒人沒儀器按照你的要求寫文章,你找誰出這口惡氣去呢?
朋友,把自己固定在數(shù)字的桎梏里,那不是鄭人買履的故事么?
鄭人買履的故事,在什么時代,都是一個笑話是不是呢?
【別給我們灌輸:美國產(chǎn)的車和中國產(chǎn)的車不一樣。這是很幼稚的說法,這就如同一個科學家研究法輪功的科學性一樣。】
69:又亮了。美國產(chǎn)的車跟中國產(chǎn)的車一樣?
一汽什么時候出2.5的新捷達,柴油的呢?別說發(fā)動機,但凡輪胎型號不同,開起來無論人們說的感覺,還是你要求的數(shù)據(jù),都不一樣。
可這又跟法輪功是什么關系?
【按照你的說法:美國產(chǎn)的VW車是垃圾,中國產(chǎn)的車是精品,呵呵,你是不是覺得可笑呢?】
69:回到主題了。
我覺得你應該這么看:這小文真的只是一篇對“一”個車系的“兩”種年代款的“底盤結構”的比較研究。
從這樣一篇文章中,楞能看出xcp在說中國產(chǎn)的車是精品,或者我?guī)湍惆淹祿Q的概念厘清,說一汽新捷達是一臺絕世好車,這事兒真的是您想多了。
有點自己的主見的成年人,都會只是說一句:底盤結構的變化是不是真的有之前想象的那么大,看來還不一定,我應該去自己試試看。
匿名車友你放心吧!誰買車也不是聽一個不認識的人說一句,“這臺車作為整體的一個系統(tǒng),其中底盤部分的表現(xiàn),其實沒想象的那么差”,就會沖進4s排隊等一年加錢也要買。
真敢這么領會文章、曲解作者用意的,那肯定不是車迷,那是腦子缺根弦兒要不就是別有用心嗅覺過度發(fā)達的水軍。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