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注920人

+關注
話題

尋味美味齋

  此刻窗外正是大雨,聽聽嘩嘩的雨聲,回味著剛才的美味。因為今晚我們家去了美味齋。

  說起來今年去過幾次美味齋,但都是為了去做節(jié)目,沒有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品嘗美味的心境。最近家里一直吃的是雞肉和羊肉,有點饞大肉了。尤其是下午《甄嬛傳》里說到火腿燉蹄髈,當時我就想吃得厲害。于是我提議,晚上出去吃吧。

  我們是自家消費,都沒點涼菜。去之前先電話預約了蒜子燒鱔筒,這是一個燒菜,火候要足了才好吃。配以五花肉片、香菇片、玉蘭片,相比玉華臺的大燒馬鞍橋,滋味更厚重,這也體現(xiàn)了本幫菜和淮揚菜不同的風格。

  小白蹄,這是美味齋當初的起家菜。我第一次接觸賣18元,現(xiàn)在都漲價嘍。我印象中最好吃的一次,是我一次去廣安門醫(yī)院配藥,順便請吳皓老師在美味齋便飯,當天就要了小白蹄、蒜子燒鱔筒、特色面筋煲、東坡肉,當天吳皓老師吃的特別滿意。因為吳老師祖籍蘇州,所以富余的都打包了,回家他的老父親也很喜歡小白蹄,皮糯肉酥,味道鮮美。可今天我吃到的不甚滿意,稍微有點肉腥氣。向服務員要了一點醬油,扒下整塊的肘子皮蘸了吃,軟軟糯糯的,吃到嘴里還是很滿足的。后來向廚師長反映,可能是后廚焯水的時候沒有焯透。中餐就是這樣,有時候會有閃失,這也難免。

  特色面筋煲,今天我又點了。這里的面筋不是一般的白玉面筋,而是一塊一塊的炸面筋,口感更足食。其實這個菜的燒法類似前面的鱔筒,只是沒有蒜子。用玉華臺孫朝榮經理的話,本幫菜就是左手一個醬油瓶,右手一個糖罐兒。盡管帶著調侃的味道,倒也抓住了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

  糟溜三白,草魚片、鮮百合、白蝦仁,配以濃郁的香糟酒,滋味悠長。記得好幾年前我請?zhí)镌氯A老師在美味齋吃飯,點了這一道糟溜三白,田老師很喜歡,至今印象深刻。田老師對我有知遇之恩,我今天點這個菜,其實也有感恩的意思。

  其實菜量已經足夠了,可孩子還是想吃美味齋的全家福,那就點吧。他吃過美味齋、同春園和同和居的全家福,最喜歡美味齋的。美味齋的全家福主要是量大實惠,蹄筋、魚肚、蝦仁、雞片等,品種很豐富,二是全家福這種燒菜也適合本幫菜濃油赤醬的風格,比較討巧。

  主食要了生煎饅頭。我孩子從小喜歡生煎,記得有一年去上海,那時大壺春還在大世界的對面,我點了二兩生煎給孩子,自己到隔壁去看羊毛衫,等我回來孩子已經在吃第七個生煎饅頭了。尤其是最近美味齋推出了薺菜肉餡生煎饅頭,孩子聽說了卻沒嘗過,今天一嘗覺得比原來的生煎更好,清香不膩。

  素菜就要了一份清炒雞毛菜,炒的不錯,火候合適,口感脆嫩。

  出門來看見招聘廣告,聯(lián)想到前不久在網上看見一家餐廳因為服務而引起糾紛的事例,人員緊張、缺少培訓,將是餐飲業(yè)長期存在的現(xiàn)象。

收藏

2012-06-23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注的部落

登錄關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