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注920人

+關注
話題

輕松游蕩在昭化古城(1)

昭化古城距廣元10公里,出廣元上高速,到昭化下高速,10公里收費12元,問為何這么貴?答:高速費7元,代收費5元。高速還有代收費,這還真是頭一次聽說。昭化古城位于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古城四面環(huán)山,三面臨水,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古遺址、遺跡眾多,民風古樸典雅。昭化古城如果不進景點不收門票。門票58元,包含6個景點。記者免票,我們想,既然來了,就買張票看看這些收費的景點吧?,F(xiàn)在看來,這58元不必花,真沒啥意思。人家說逛古城,一兩個小時夠了,可是我們卻在里面慢慢走,慢慢逛,足足逛了大半天,晚上還住在了這里。非節(jié)假日,人少,是我們喜歡在里面逛的一個重要原因。買了門票,人家告訴我們這附近有個古渡口,那就去看看吧。通往古渡口的石板小路。

昭化古城東門外,嘉陵江和白龍江的匯合處,就是蜀道線上有名的“桔柏古渡”。歷代詩人杜甫、姚合、樂宇、楊慎、王世貞等過此,均有題詠。渡口原有碑刻三十余通,目前所存無幾。

這塊石碑上刻的是桔柏渡的歷史與杜甫寫的題為桔柏渡的一首古詩:

青冥寒江渡,駕竹為長橋。竿濕煙漠漠,江永風蕭蕭。連笮動裊娜,征衣颯飄飖。急流鴇鹢散,絕岸黿鼉驕。西轅自茲異,東逝不可要。高通荊門路,闊會滄海潮。孤光隱顧眄,游子悵寂寥。無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

然而老百姓記得最清楚的,莫過于“唐縣令何易于腰笏拉纖碑”,這就是記述那個故事的石碑。這碑述說唐懿宗年間,益昌(今昭化)縣令何易于,自己扎腰挽襖,把笏板插在腰間,為利州刺史崔樸的春游行樂船引舟拉纖,以抵制頂頭上司崔刺史不顧大忙農(nóng)事要他抓百姓去拉船??h令的舉動,羞愧得崔刺史只好停船罷游。塑造了一個大義凜然,為民請命的清官形象,同時代進士孫樵,路過益昌,詢得此事,寫了《書何易于》的文章。以此對那些不顧百姓死活的酷吏和朝廷腐朽的用官制度,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鞭撻,渡口的詩碑,也有不少是贊譽何縣令的。清代張船山的詩云:“兩水依然繞縣流,唐代仙吏古無儔,榷茶獨喜焚帝詔,腰笏何妨行畫舟。碑下耕農(nóng)應墮淚,桑陰桑婦不知愁。咸通進士孫樵筆,常令行人重利卅。”當?shù)匕傩崭潜娍诮员?,傳為千秋佳話?/p>

渡口快到了。

正好有一艘渡船停泊在此。

渡船向對岸擺去。

拍小品真不是廣角的所長。

看見一片植物,葉子有點像我們養(yǎng)的花——海芋。詢問當?shù)厝?,說這是芋頭的葉子,下面就是我們平常吃的芋頭。兩者都有一個“芋”字,不知是不是同屬。

古城入口,進去是東門。

沒走幾步,看見一個農(nóng)家樂開張。正好肚子餓了,想在此吃點飯。可是一問人家還不對外營業(yè),只招待請來的賓客。

東門外的一個石牌坊,上面的兩個大字是“葭萌”。葭萌,古縣名。傳說古苴侯國,蜀王封其弟葭萌為苴侯,秦置縣因以為名。治所在今四川廣元西南。三國蜀漢改名漢壽。

葭萌坊,整個牌坊雕刻技術精湛,圖飾古樸典雅。在春秋時期,今昭化嘉陵江流域一帶生活著的居民,人們稱他為苴人,其實苴人是巴人的一支,他們主要靠捕魚打獵為生。至蜀王九世開明尚時,蜀國征服巴國苴人集聚區(qū)后,蜀王封地給他的弟弟于蒼溪縣北至漢中以南之地為苴侯國,號苴侯,并將都邑建在嘉陵江與白龍江交匯的土基壩上(當時叫吐費城)命名為葭萌。在《華陽國志蜀志》記:“蜀王別封弟葭萌于漢中,號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葭萌坊上雕有一幅柱聯(lián)“蜀道三國重鎮(zhèn)”,“天下第一太極”。昭化是一座古代文化的傳承之城,尤以三國文化著稱于世。從劉備入主葭萌(公元211年)到蜀漢滅亡(公元263年)短短的52年歷史,將昭化推向了歷史的最前沿,使昭化三國文化成為眾多歷史文化中最耀眼的一環(huán)。史載了劉備、諸葛亮、張飛、黃忠、霍峻、費祎、龐統(tǒng)等眾多三國英雄人物曾在昭化運籌帷幄、厲兵秣馬、躍馬揚戈,留下了大量的三國蜀漢遺跡:葭萌古關、費祎墓、費敬侯祠、戰(zhàn)勝壩、桔柏古渡、天雄關、牛頭山、姜維井等等,所以被譽為“蜀道三國重鎮(zhèn)”。繞城而過的嘉陵江被前方的筆架山和后方的翼山分割后形成了一道呈反“S型”、酷似道教的陰陽太極圖。面積為20平方公里,直徑5公里,昭化古城正好位于太極圖陽極的魚眼之上,故而稱之謂 “太極天成”。據(jù)目前所掌握的資料,如此氣勢宏大的山水太極圖在國內尚屬罕見,因而被譽為“天下第一山水太極”。

牌坊的背面。

收藏

2013-02-16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注的部落

登錄關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