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注920人

+關注
話題

2012年去的那些地方3 木蘭圍場

小時喜歡清史,特別向往康乾盛世,馬背王朝,馬走鷹飛、哨鹿圍獵的場景。雖然隨著年紀的增長對那個朝代沒有那么多好感了,但是卻依然記得那個朝代的一些名詞,比如“貝勒”“額真”之類的,這些滿族音譯詞聽上去挺好聽,特別是“木蘭圍場”,現(xiàn)在聽上去依然有一種血色浪漫的感覺。其實木蘭就是哨鹿,木蘭圍場可能譯的直白點就是哨鹿獵場的意思,要是按照現(xiàn)在人們喜歡的叫法,可以叫做“皇家狩獵場”,不過我感覺還是不如“木蘭圍場”好聽。因為所謂哨鹿,是滿洲騎士學公鹿的聲音,召喚母鹿,然后誘殺。偏偏北朝是有個花木蘭,使木蘭圍場這個本來狩獵的地方聽上去有那么一點點浪漫,一點點雅。或許這就是翻譯所追求的“信達雅”的境界吧。清朝皇帝太宗皇太極,名字聽上去很有受命于天的感覺,可是要是看明史,皇太極就翻譯成黃臺,甚至紅歹,簡直就是草上飛的流寇感覺。不扯閑篇了,進入正題。木蘭圍場,是一個很有政治意義的地方。首先,皇帝們通過舉辦木蘭秋狝,提醒滿族八旗勿忘先帝創(chuàng)業(yè)維艱,弘揚馬背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其次,木蘭圍場一帶氣溫較低,比較適合塞外王公貴族覲見皇帝,而無需擔心關內(nèi)的酷暑。沒有了紫禁城巍峨的建筑,皇帝跟王公貴族們能更近距離的共同,有助于建設各民族和睦的大一統(tǒng)王朝。所以至嘉慶帝死于圍獵前,木蘭秋狝一直舉行了一百余年,其后王朝衰敗,木蘭圍場也就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2012年8月下旬,我去了木蘭圍場。

清晨的草原,輕霧繚繞,空氣中都是花草和泥土濕潤的味道。四下一片寂靜,只有小鳥嘰嘰的鳴叫回響在如仙境一般的畫面中。

馬兒還有牛兒都在靜靜的吃著草,即使你走過它們身邊,它們看你一眼,然后就自顧自的接著吃著,完全不因為你的出現(xiàn),打亂它們悠閑地心情。

八月的圍場,已經(jīng)進入秋天,當?shù)厝艘呀?jīng)收割了牧草準備過冬了,白天雖然溫度不低,還有些曬,但是到了晚上,就需要在篝火旁取暖了。

整個景區(qū)很大,事實上也沒有什么必要走過所有的景點,因為你只要置身在這片綠色中,就足夠滿足了。草雖然有些發(fā)黃了,但是依然有很多美麗的小花在微風中搖曳。

美麗的草原和湖泊,但是草下面是泥水,下不去的。

草原上的瞭望塔??瓷先ズ苊溃疑先チ?,事實上,那上面都是動物的糞便,大概是鳥類的。風景,有時你遠觀即可。

太陽要落山了,晚霞映紅了草原。

草原月色,再過一會,我就看到了久違的銀河。

草原的夜,群星璀璨,你最想干什么?當然是點燃篝火,喝上一口從喉嚨辣到胃里的烈酒,驅(qū)除寒意。我那天超水平發(fā)揮了,喝了2兩一小瓶的套馬桿酒,好像60多度,還又喝了瓶啤酒,要是平時應酬,早就趴下了,那天居然沒事。

在又一個美麗的晨曦中告別寧靜的草原,回到擁擠的城市,沒待夠呀。希望下一次能去到更廣闊的呼倫貝爾。

收藏

2013-04-01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注的部落

登錄關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