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注920人

+關注
話題

大屏幕時代的Torque Pro

最近看到Carzone達人關于Dashcommand的介紹,誠然是一款界面比較精美的OBD2神器,而更關鍵的是他提到了DIY車載大屏幕平板的問題。

由于本人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機械儀表控,對眼花繚亂的滿屏讀數(shù)天生沒有免疫力,因此我一直以來使用的Torque Pro似乎在這方面更能滿足需求,特別是進入廉價大屏幕終端時代之后,同時看20-30個顯示已經(jīng)完全不在話下了。

現(xiàn)在就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這是我某次行車中的截屏,之所以選擇這張是因為之前有一段從全油門加速到155km/h的路段,因此數(shù)據(jù)比較“飽滿”。

從中可以看到不少信息

第一行從左手起

1.OBD速度的波形圖,可以看到此畫面前的9秒為起步到60km/h的一個適中加速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讀數(shù)會比車輛儀表盤慢3-8km/h。-- 此外我還使用了雙層顯示在其下方隱藏了一個旅程燃油費用的顯示,是輸入實際油價得出的,有點開出租車的意思,而且非常準。

2.由于Torque可以直接讀取MG2電機的速度,進而可以推出實際車輪速度,所以此速度表為根據(jù)公式自制,巡航時基本和車載表速一致,且可以顯示倒車速度。

3.繼續(xù)向右,由于曾經(jīng)全油門,發(fā)動機最高值在6000轉出頭。

4.轉速表的右邊,水溫89度很常規(guī),下方是空燃比曲線。

5. 最右方的大型鎳氫動力電池電量,日常行駛很少能超過70%,通常接近或少于40%則會啟動內(nèi)燃機開始充電。

第二行從左手起

1. 此時油門開度58%,最高值錄得100%(有紅色標記)

2. 此時輪上剩余功率35kw,最高值錄得120kw,和官方標稱的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功率140kw)非常匹配。

3. 氣門正時的數(shù)值一般在-5到+40之間

4. 實測內(nèi)燃機扭矩78.5,在5130轉時峰值錄得165牛米,和官方標稱的數(shù)據(jù)(2.4升阿特金森發(fā)動機187牛米)也非常接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電機的強大輔助,混動車型的內(nèi)燃機扭矩調節(jié)可以做到很高的靈活性,并非與常規(guī)車型那樣完全與轉速掛鉤。

5. 旅程時間,亦用于比較圖片之間的順序關系。

6. 最大進氣流速,可以看到全油門時可以超過110克/秒

7. 由于正值盛夏,車外環(huán)境溫度達到38攝氏度--在此表的后層隱藏了一個催化器進氣側溫度(曾近超過900度,一般情況下也有6-700度,汗)

8. 本季進氣溫度一般則高達45-63度。

第三行從左手起

1. 記錄了兩臺電機的扭矩大小和方向,結合MG1的實時轉速,可由其正負值判斷系統(tǒng)的工作模式。

2. 鎳氫電池的功率輸出和輸入,可以看到最大達到過24kw的瞬間峰值

3. 截屏按鈕,隨時抓拍車況

4. 千年一遇燒烤天陽光直射下的車室溫度在25度,算得上涼爽,個人覺得這項數(shù)值可有意義,可以啟發(fā)并優(yōu)化你對風扇和空調的使用。

5. 鎳氫電池的溫度也已經(jīng)在44度。

6. 最右側數(shù)值是空調壓縮機轉速,可以看到在節(jié)能模式下為1000-1300,非節(jié)能模式下車輛行駛中并開啟外循環(huán)的話可以達到8000以上,這也是為什么通常車子開起來要比原地時制冷效果好很多。

7. 右下角的PCU(動力控制單元)工作溫度,含有電池雙向變壓器和兩臺電機的直流交流變頻器,最高溫度接近90度,憑印象應該也是比較精確的。

當然日常行車為了安全,可以簡化為下面這樣的行車電腦,基本上也應有竟有了

主要是因為6代混凱的車載電腦顯示不夠豐富,所以全部要自己DIY調取,連內(nèi)燃機轉速也是。

最關鍵是電池余量變成數(shù)字顯示了,還能記錄兩臺電機和兩臺逆變器的實時和峰值溫度

指南針對于有腦子的司機來說可謂相當實用

當然,身處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我們這點參數(shù)還是不夠的,所以電流,電池組進氣溫度,電池組風扇速度,主電池電壓(變換前后),電瓶情況,電壓轉換器溫度,排氣及催化器溫度,大氣壓力,GPS海拔,外加一個實時地圖....

收藏

2013-07-12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注的部落

登錄關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