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盛夏,都市里的溫度讓人倍感煎熬,只有奔向城郊的山腳才有些涼意。綠意盎然的鄉(xiāng)間公路上,一群車上的孩子歡快駛過,那份發(fā)自內心的天真與興奮瞬間撒播到我們身上,一下子把思緒拉回到年少時代。
上世紀70年代末,當年我們也像車上孩子一般大時,正跟隨當兵的父母漂泊在南中國的山區(qū),雖然當時的國家尚未擺脫貧困,但仰仗部隊的供應不僅不愁吃飽,而且可以頻繁的接觸到各種大小汽車,從解放卡車、212吉普車、嘎斯車、雙門大轎車到十輪重型卡車,正是那些一水兒披著綠軍裝的汽車從小激發(fā)了我們這些男孩子對汽車的興趣。記得當時每天上學都要做部隊派出的接送班車,雖然只是高欄的敞篷解放卡車后加了一個鐵爬梯,但我們這些男孩子每次都會興奮的著爬上去,爭搶著站在最前排“撞風”,那股高興勁一如30年后這些“小康時代”的孩子們。雖然南方早晨潮濕的空氣吹壞了俺的氣管,以后輕微著涼就會咳嗽,但那份馳騁的快樂卻成為一輩子抹不去的記憶。
說起當時的汽車,真可以用“稀罕”二字來形容。我們這些部隊的孩子還好,可以有機會經(jīng)常乘坐;而周邊農村的孩子們就只有眼饞的份兒了,每次上學路上經(jīng)過村莊時,那些衣不蔽體的大小兒童們就會成群地跟著汽車后面奔跑,全然不顧漫天的塵土。而車上的我們則不懂事的嘲笑他們甚至吐口水,今天想來仍然慚愧。那種優(yōu)越感讓我們一群男孩都以談論汽車為榮,大家都愛聞汽油味道,甚至很多人萌生了當一名司機的理想。
今天,汽車早已進入千家萬戶,同齡的城市孩子可能早已坐慣了各種轎車,看膩了城市街頭形狀各異的汽車。污濁的都市空氣可能讓他們無法理解會有人愛聞汽油味道,但是他們中間有很多人沒有過這種站在卡車上“撞風”的經(jīng)歷,弄不好一輩子都難得有一回。
現(xiàn)在經(jīng)常有人說“男孩子要窮養(yǎng)”,但想想包括自己孩子都上高中了都沒坐過敞篷卡車,更遑論拖拉機、工改車了。父輩們孩時的那些冒險經(jīng)歷,他們恐怕已錯過了。
所以,當我們今天在路上看見這樣一幅畫面時,多感受一下孩提的快樂吧!那位好心搭載的大叔,可能會被交警罰款,但比起這些孩子腦海里鐫刻一輩子的記憶,那都不重要。
普及一下:“工改車”是我們當?shù)貙Ψ欠ㄆ囱b車的統(tǒng)稱,最初是山區(qū)農民用上世紀“嘎斯車”的底盤,配上24~36馬力單杠柴油機,在山區(qū)路面行駛的機動車輛。由于底盤高且具備前后驅動橋,無論爬坡或是在多彎的山路操控都好過拖拉機、三輪蹦蹦不少??磮D上左邊這輛,已經(jīng)把后橋用成了雙輪的,雖然沒有使用驅動前橋,但載重量恐怕不會少于5T。真搞不懂,現(xiàn)在老“嘎斯車”早已是古董,就算是底盤、后橋可以用其它輕卡的拼湊,哪里搞到那些分動箱啥的?看來俺們偉大的中國農民還是最俱山寨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的??!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