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注920人

+關注
話題

現(xiàn)在想買的車?懷念,紀念,曾經(jīng)的故事。

說“現(xiàn)在”,不如說這段時間,因為我已經(jīng)不止一次心動了,而不是絕對偶然間的突發(fā)奇想。

現(xiàn)在想買的車,其實并不是汽車,所以不是厭倦了奧拓,更不是受不了奧拓,奧拓依然讓我感受很舒服,很簡單,視野全方位一覽無余,跑起來很歡樂,省油無壓力,身小方便……

有人要說我又開始YY了,其實并不是,我買的車除了奧拓還有雨燕1.5cvt,雨燕家里父親開,我也經(jīng)常開雨燕,如果說配置材料細節(jié)智能化等方面,那當然雨燕好,而且我認為雨燕跟同價位別的車比也不會差,更別說我這爛奧拓,但是就車而言,一種工具,一種機械,我必須喜歡奧拓。這不是YY,是我對車的最求很簡單,更不用負擔或者享受汽車帶來的面子效應等一大堆不是車的問題的問題,我只是簡單。

現(xiàn)在想買的車是摩托車,人們說得好聽些就叫機車,所以其實都是摩托車的聚會,卻叫XX機車X周年聚會??吹竭@里也許有些朋友就不感興趣了,因為對摩托車認識也不深,對機械也不感興趣,也沒什么,更有一些高傲的人不喜歡接觸這些窮人的玩意。我是玩摩托出來的,了解和理解。之所以要寫下去,更多因為自己也懷念摩托車,自己應該整理下自己的思緒。

故事從第一輛車開始,我深愛的honda56期Z4。

脈沖無聲點火,點火沒有一般的電打過程,一點火就開始排氣了,才發(fā)覺車啟動了,很多看過的朋友都覺得很高科技,我自己也是這么認為,傳說中的脈沖無聲點火,這套系統(tǒng)如果壞了中國沒幾個人會修,只是傳說,不過傳說都有一定的依據(jù),這車是“進口”而來的,進口加引號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懂,中國的摩托車界幾乎就沒有接觸到脈沖點火的問題,沒人會修也理所當然。而且中國的摩托車技術(shù)停滯不前,依賴日本技術(shù),對摩托車的要求是便宜能開就行,中國的摩托車行業(yè)艱難無比,政策也不支持,基本城市都是限摩,還有禁摩。說到行業(yè),水太深,說不完,告一段落,這方面有了解的朋友歡迎出來留言。

發(fā)動機是50cc四沖水冷日本原裝的,聲音迷人,我太喜歡這臺發(fā)動機的聲音了,這也是我喜歡摩托車的原因之一,一臺機械,靜止停放在安靜的車庫里,等待主人的鑰匙開啟,鑰匙一插點火一按,它醒了,純粹的呼吸空氣,純粹的排氣,全身微微的顫抖。好像一只小狗,被冰封在哪里又被主人激活了,醒來立即舔舐主人,搖動尾巴,等待主人的要下達的指令,這種給機械注入生命的感覺,很美妙,主要是,發(fā)動機呼吸空氣又排出尾氣的感覺,太純粹了,很通透,很迷人的聲音,把你吸引過去,圍著他聽,我經(jīng)常這樣不厭其煩,日后接觸到的車里,都沒有這臺車聲音好的,而且差距蠻大,不愧是“進口”貨。上圖看到,車燈不是我沒關,這是強制的日間燈,似乎是國外的規(guī)定。

有了一臺車,就可以開始朝著旅行的目的地開去,特別是臺好車,現(xiàn)在我整理了下,大部分摩托車的駕駛,其實是比較無聊無趣,但是一輛有意思的車,可以讓你感覺一路歡暢,并不取決于排量等數(shù)據(jù)問題,取決一這輛車是否有意思,這輛車是否鮮活,就是人們說的車的靈魂,有靈性的車,感覺就是你的一位朋友,有朋友相伴路途怎么會無聊呢。

第一次旅行跑了兩百公里國道到陽朔,親身感受到原來周末兩天是可以這樣玩的,后來幾百公里射程范圍內(nèi)的旅行,幾乎想去就去,兩三件衣服塞到包里,頭盔鑰匙帶上,車庫打開,出發(fā),還可以帶上一個朋友,這臺車把一個宅男變成了現(xiàn)在的我。

第一次出油沒注意算油費,后來跑金秀大瑤山來回一起400多公里,全程六十塊錢油費,那么兩百公里應該是30,總之很省油的說。懶散的游玩,沿途他人交流,體會到更多,沿途一路從本地的口音,逐步逐步變成桂林的口音,也是比較有意思的事。

摩友之家一晚上好像才50,雙床,空調(diào),這個價格在旅游的地方比較難得,當然是摩友才得到的價格。

摩托車的歡樂也是在山路上更得到體現(xiàn),我又要開始說大瑤山和操控了……

先贊一下這臺“進口”honda的技術(shù)深度,山路比不可少有很長很陡的上坡路,50cc?表頭才60碼?要使吃奶的力?大可不必,這臺發(fā)動機對山路來說,幾乎如履平地,上坡沒有動力變?nèi)?,發(fā)動機聲音反而越發(fā)起勁,管你什么坡吃定你,我意識到,這下有意思了。

拼出彎,是賽車比賽經(jīng)常講到的詞,我們沒有賽道,只有山路,更有山坡,更有風景,一樣可以拼出彎,享受過彎的樂趣,比較汽車而言,踏板摩托車的提速更加直接,過彎駕駛必須壓低車身保持平衡,能壓多少,只有車的回饋告訴你,給你信心,能壓得多,速度能開得更快,過彎更刺激,當彎度變小,出彎了,一股油門帶到低,直接沖出去,挑戰(zhàn)下一個彎。那種感覺,我的描述是,熱血沸騰。

后來,我曾經(jīng)換了另一輛車來同樣的山路,110cc排量的常州與臺灣光陽的合資踏板車,卻不是很好玩,車也許能吃定這個速度的這個彎,但是,車并沒有回饋給我,我不知道能不能吃定,我不敢嘗試,偶爾大膽嘗試了,回饋卻是模棱兩可的,而且,我原本以為排量更大動力更足,卻在上坡的時候,動力越來越衰減,到坡頂?shù)臅r候,幾乎車子都弱了,比較掃興。

雖然honda平路上跑最快才是60碼,光陽隨便跑80.90.似乎光陽應該更好,但到山路這里,但當需要技術(shù)深度的時候,honda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光陽就已經(jīng)盡力了。我第一次認識到,排量解決不了深度的問題,操控更是于很多東西都沒有關系,又與很多東西有聯(lián)系。

操控是車本身的素質(zhì),時時刻刻給你回饋各種信息的系統(tǒng),卻不是真正的系統(tǒng),它給你很多回饋的信息,它的構(gòu)造卻只有避震,車架似乎就沒有了,簡單的車架,避震,為什么能夠回饋這么多準確的信息,告訴駕駛?cè)?,這個速度沒問題,這個角度沒問題,還可以哄一股油爽一把,做到這點,我很佩服!

說到這里,可能有被掛上車托的名號,我就是再車托,我托的也是這架"進口"的honda,國內(nèi)關于本田的汽車或是摩托我都沒有接觸,我贊的完全只是這輛水貨的本田,或者牽扯贊了日本本土產(chǎn)的機械,那也無可厚非,現(xiàn)在造車最好的國家能有幾個,大家心知肚明,但是國內(nèi)合資的honda 產(chǎn)品,我是一點不了解,如果知情,是好或是壞我都會說。

說到汽車,這種回饋感,一樣對汽車駕駛適用,說操控,不如說可操控性,按常理,很多事情不應該在彎道中嘗試,但是操控好的車,卻偷偷的告訴你,“嘗試吧,我沒問題,駕馭得了不了,你自己決定要不要嘗試了?”你打了左邊的方向,卻突然想轉(zhuǎn)右邊,按常理,你應該緩和一下再打,但是操控好的車又告訴你,“沒事,我撐得住,要不要拐你自己決定”,說來說去,操控最關鍵的要素我說成了是這份回饋感,我自己都有些當局者迷了,大家有異議的都歡迎討論。

故事沉痛的收尾。

首先是深愛的honda被盜,還有一輛雅馬哈電動車被盜,不是山寨的那種雅馬哈,是真宗的,最后的光陽也在去年年年底交警嚴打下氣氛下(我沒有摩托駕駛證),賣掉了,結(jié)束了所有我與兩輪車之間的故事。

現(xiàn)在回想下挺諷刺,被盜的兩架車加起來價值過萬,都可以買現(xiàn)在的奧拓了兩架,而奧拓,我曾經(jīng)幾次忘記鎖門停在樓下,依然健在,這點我確定是奧拓的優(yōu)點。所以我很少整理車,越亂越臟越簡陋也許越好,我隨心,真的被偷我也不擔心,只是幾天內(nèi)出行不方便罷了

再過一段時間駕照滿一年了就可以增駕了,希望我最后可以一步步回到摩托車的世界里,找個天氣好的周末,約幾個好友,再馳騁一番,摩托車世界里,很少有借口說車的問題,反而更檢驗人的能力毅力耐力問題,我喜歡這種驗證。

收藏

2013-08-29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注的部落

登錄關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