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上的原因,這兩天乘坐了許久許久許久。。。。。的雪佛蘭開拓者,不如也來和大家分享下感受。
沈陽金杯通用,中國汽車浪潮里的一朵小浪花,現(xiàn)在的北盛,易手到上海通用旗下繼續(xù)為雪佛蘭效力。
說起來這車雖然中控看起來相當狂野,但是這些前后門板的裝配還真挑不出什么毛病。用料也是相當?shù)纳莩?,大塊大塊的皮料里面還有充實的海綿,還真是有幾分居家的感覺,打打的電窗按鈕也是手感好到?jīng)]說,雖然不知道服役了多少年但是電窗還是很順滑的(門鎖就有點難開了,后排幾乎沒有任何儲物空間。)
這一大條應該是全車最有美式風味的地方了,好幾個儲物盒,燈具一條排開,視覺上就蠻豪華的(雖然這車現(xiàn)在完全看起來和豪華沒半點關系了)
網(wǎng)上找的后座圖,跟我想表達的意思可謂南轅北轍。這車的后排是蠻有特點的,我一米7的身高,偏胖,直直坐在后排的時候基本上就盤腿了。。。資料沒細查,不過我估計是大梁底盤的,后排地臺奇高,正坐的時候就幾乎只有交叉盤腿(還得歪著腳脖子)和M字大開腿這兩種姿勢可選,頭還夠不到頭枕,中央還沒有扶手,可以說是挺累的。返程的時候犯困(也有車子的原因后表),路況顛簸還想靠頭枕,于是把臀部滑到坐墊前面,突然發(fā)現(xiàn)腿這時候也能蜷直了,頭也能靠到頭枕了,整個人以一種懶洋洋的姿態(tài)蜷在后座里,一切都正常了。這不禁讓人懷疑,這是不是當年老美設計這車時候的標準姿勢??傊?,這后排的地臺基本上只適合小朋友或者蜷著睡覺這兩種姿勢……最后來談談這車的乘坐感受(限后排),簡單對比海馬騎士2.0身為一部又老又破的車子,怠速的時候還是偶有不規(guī)律的抖動傳來,發(fā)動機卻相當?shù)陌察o(除非是玻璃隔音太差……),當時腦子飄過一個“大概是v6?”的想法,中間下車一看果然是部v6,還是臺4.3L的大家伙,不過回來看資料只有272匹馬力……想必如TopGear一直揶揄的一樣是木制頂桿的吧……加速的時候還是有大排量的從容淡定,雖然力道只是一般般,同是自動擋明顯好過海馬騎士2.0+4AT的干吼不走。這車的第一感受其實相當不錯,在平坦的道路上十分舒適,動力順暢,聲音得體,偶有小石子都妥帖的化解掉,不像海馬那樣一邊神經(jīng)質的從懸掛感受到,另一方面還要響亮的把小石子丟在后輪拱上,不禁讓人發(fā)出“原來這么老舊的合資車原來這么好”的感慨……但是也只是一會兒而已,很快這車行駛上的缺點也逐漸展現(xiàn)。第一就是這個懸掛過波浪路時候的表現(xiàn)非常差勁,過軟的彈簧把路上的波浪充分放大,車里博巒起伏的時候還會聽得到彈簧嘎吱嘎吱的叫聲。第二就是懸掛的處理能力也就僅限于小石子了,尤其是平坦路面突然出現(xiàn)坑洼,整個車身就會重重的摔進去,跟舒適沒有半毛錢關系。第三呢就是因為彈簧軟,整個車身呢總是處于不規(guī)律的輕微抖動中,雖然主觀上幾乎沒感覺,但是實際反映出來就是這車一有點容易暈,二就是超級容易困!每次中途下車都要強打12分的精神,只有回程的時候可以放心的睡一小覺。對比起來呢海馬騎士曾經(jīng)在前排直接把我顛到頭碰頂棚(雖然那次坑確實夠大),懸掛則堅韌得有些過了頭??偨Y起來呢就是這部雪佛蘭開拓者呢有著典型的上個世紀美國車的種種好和壞,雖然對駕駛者可能如噩夢但是對乘坐者來說差距也許真的沒那么大,至少10萬元的國產(chǎn)suv應該還是沒法全面的超越這部快10年的老家伙。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