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猶太難民紀(jì)念館是我在計劃行程時必去的兩個地方之一(另一個是匯豐銀行的老辦公樓),這個地方記錄了一段很不尋常的歷史,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種種劣根性的背后那種寬厚溫和的性格。
在二戰(zhàn)時期,納粹德國迫害猶太人,在當(dāng)時全世界普遍怕得罪希特勒而禁止猶太難民入境的時候,在相當(dāng)一段時期,中國是猶太人唯一,也是最安全的避難地,要知道當(dāng)時的國民政府與納粹德國亦有相當(dāng)?shù)能娛潞献?,大批的軍官在德國學(xué)習(xí),大量進(jìn)口德制武器。
與世界很多國家與民族不同的是,中國人對外來避難的猶太人沒有反感,且充滿同情,在猶太難民生活艱難的時候,經(jīng)常有附近的居民把食物從墻外扔進(jìn)避難所。
所以我們國人不要妄自菲薄,總覺得自己的民族充滿劣根性,在惡劣的表象后面,其實我們的民族與文化中有一種超種族的包容心、寬厚心和同情心。武力的強盛只是民族的一面,我們懦弱的性格背后其實有一種強大的力量,華夏族能歷經(jīng)5000年而文明不中斷,為什么?難道不值得我們重新思考嗎?在物欲與武力橫流的今天,我們自卑自身懦弱的一面而不去正視性格中頑強的一面,自卑自棄,何必呢?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