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注920人

+關注
話題

二保+RACING BEAT尾段排氣改裝

之前收到的召回信,胎壓監(jiān)測需要一個軟件升級,不是那么要緊就等到從歐洲回來才和二保一起做了。。。

保養(yǎng)明細單,可以看到recall召回那一項

總計也有430RMB了,小保養(yǎng)感覺和國內價格沒什么差別。。。考慮到我這的氣候,dealer是按照4個月/5k mile/8k km的標準來設定保養(yǎng)間隔的(手冊上標明了兩種保養(yǎng)計劃,還有一種是半年/7500 mile/1W2 km),所以下次是在5月。。。不過我感覺真心沒必要那么短

--------------------------------------------------------------------------------------------------

說到改裝還是按耐不住,今年打算就改一個部分,那就排氣吧

有三個有意向的,除此之外還有:

MAGNAFLOW MAZDA 6 Stainless Cat-Back System PERFORMANCE EXHAUST

http://www.magnaflow.com/02product/displayapplications.asp?partnumber=19131

CORKSPORT 2014+ Mazda 6 Axle Back Exhaust

http://corksport.com/corksport-2014-mazda-6-axle-back-exhaust.html

前者是剛上市的MF(應該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芒果吧)的中尾段,效果聽說很不錯,有人推薦過,但是考慮到價格(700刀往上走了),還有原廠設計的原因不得不切割中段三元催化后面的管路再焊接(不確定,看其安裝說明貌似是用一種金屬緊固件來連接切割部位),所以還是放棄了,本身也不想弄得太高調

后者其實跟我選的這個差不多,價格基本一致,YouTube上也有兩者的視頻,糾結來糾結去就選性價比高一點的

關于選擇和一點個人見解:(待最后更新,包括視頻和實際聽起來的差距)

先上靜態(tài)的視頻:

Youtube原帖(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在上面看4K分辨率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H90haA8MYY

官圖

訂單

如圖,貌似是很早就上市了的,起碼有一年多了,當時市面上第一款排氣改裝件吧

注意這一句話:

Mazda included a non-removable catalytic converter unit in the mid-pipe section of the vehicle that unfortunately prevents the easy installation of a true "bolt-on, cat-back" exhaust system.

馬自達在排氣中段設計了個不可移除的三元催化器,所以很不幸,沒辦法方便地安裝那種真正的用螺栓固定的cat-back排氣。。。(如上面所說的會比較麻煩)

好像中段后面和消音器的接口處國內的版本角度不一樣所以沒辦用

這是2.5的CX-5在不同排氣下的馬力機測試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藍紅綠依次是:原廠排氣,RB自家排氣,去掉原廠muffler

至于排氣怎么影響動力blabla,那又是個很深的話題這里不談。。。

注:這里扭矩是ft-lb不是Nm,馬力的話hp和ps還是有點點差別

安裝說明,正好可以借用學校車隊的工作間自己DIY或者找老師幫下忙,省下在外面弄的工時費還是有希望的

實物對比原廠感覺管道確實粗一點

來學校車隊的工作間開工

原廠muffler

如圖是三元催化后面焊接的地方,不是如上圖那樣連接,所以上中尾段比較麻煩

固定消音器的膠套

完全拆下的原廠消音器,TB買的烤藍尾喉永遠在上面了==

下了再上新的就順手多了,給室友和教授露個背影,教授在GM呆了幾十年

搞定,總共花了半小時左右,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手工活,外觀嘛自然是比原廠小水管好多了,而且重量比原廠的輕了不少,間接輕量化了Orz

多傳幾個圖

上下兩張分別是新排氣vs提車作業(yè)里面的原廠小水管,明顯可以看得出差別,粗壯了很多。。。其實左邊的菊花不在正中間合適的位置,而右邊是正常的很完美,無所謂了畢竟不是大廠本人也不是處女座==

收藏

2015-01-11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注的部落

登錄關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