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明義,鑒于本人是純粹的文科生,對于電池技術,充放電效率,油電混合管理實在是一知半解,所以本文將不涉及任何技術層面的內容,以免被大神技術性打臉,嗯嗯,就是這樣。
為什么會有這段文字?因為自從混卡上市以后,網上頻頻見到有人拿比亞迪為代表,來比較插電式混動和豐田式混動的文章。特別是今天在之家看到宋楠宋大將軍的神文之后,我笑噴了,實在忍不住了,尼瑪寥寥幾個有關普銳斯和混卡的數(shù)據(jù)都是錯的啊,我這種文科生都看不下去了啊,話說宋大將軍這篇文章果斷揭示某個人群的文化水平嗎?
咳咳,歪樓了。是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個規(guī)律,每當網上有豐田混動的新聞,評論區(qū)必然演變成豐田粉和比亞迪粉大戰(zhàn)的局面。當然,比亞迪的新聞下面也差不多。以前我非常不能理解這種情形,因為在我看來這兩個產品完全不具有競爭關系???兩者的潛在用戶群體交叉極小,可以說看普銳斯的不會看秦,買秦的也不會考慮普銳斯,為毛會戰(zhàn)成一團呢?
支撐我上述判斷的理由如下:
一、充電條件。插電式混動需要有地方充電,一個固定停車位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沒有固定停車位的消費者和插電式沒有交集。
二、品牌認知或者說價格區(qū)間不同。有固定停車位的同學,他們往往是這個社會中比較有錢的一群人(起碼比我有錢…)。說句難聽的,有錢點的有多少人會去考慮比亞迪呢?反正我要是有錢了,斷然是要從BBA里面選的,最多加個雷克薩斯。
三、政策扶持。毋庸諱言,比亞迪的銷量,除了國家、地方的補貼,還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政策撐起來。而豐田,目前的廣州、天津有政策傾斜,但是這兩個城市的車牌價格遠不及上海、深圳值錢。所以,就算是為了車牌,也少有人在這兩者之間糾結。
四、那么,還剩下最后一個可能,有沒有人為了用車成本,就是省錢在兩者之間糾結呢?呵呵,很抱歉,如果排除上海天價車牌的因素,這兩目前來說都沒有汽油車省錢,能回本就是高手了。這里還要點明一點,二手殘值率。中國人的平均換車周期是5到6年,而豐田是混動雖然在國外殘值率不錯,但是國內因為保有量太少、以及品牌(日系)的問題,我并不太看好(未查證,如有錯誤,歡迎指正)。而插電式,咱還是不要談論這個問題了,你只能賣給同樣有條件插電且考慮插電的主,潛在買家群體太小了。
五、似乎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了環(huán)保買單的群體。不過這似乎不算是太大的問題。因為永遠不要高估民眾環(huán)保的積極性,如果只是多給一點錢還好,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抱歉,那是政府的事。這一點,中外亦然。美國的補貼,油價一下降,普銳斯的銷量也是噌噌的往下跌。
所以,廠家貌似沒有推動粉絲互撕的動力。別說是粉絲的自發(fā)行為,起碼沒有廠家花錢上文章,粉絲也沒地撕不是?但是往深了一想,我大約明白的其中的道理,廠家是有動機的,而且這個動機是立場性的,原則性的,你死我活的。這個動機就是:“什么樣的混動形式才是真正環(huán)保的,節(jié)能的,高科技的,代表未來發(fā)展方向的”。對于這個問題,豐田說,混動是過渡,未來是屬于氫能源的。插電是掩耳盜鈴,因為火力發(fā)電是轉嫁污染。而插電派則堅定的認為未來是屬于插電的。也正是圍繞這個問題,雙方展開了一系列辯論。比如誰是強混,誰的科技含量高,誰的電池技術,油電管理技術更先進等等。還是那句話,我作為文科生,決定果斷無視上述技術性問題。只說一說為毛雙方如此在意這個問題。
一、因為這個問題決定了政策扶持的導向?;靹拥某杀荆o論哪一種),是比傳統(tǒng)汽油車高的,所以政策的支持很重要,對插電車更是生死存亡的問題,這點必須要爭,不爭就死了。這一點,目前看無疑插電完勝。
二、這個問題也決定了輿論導向。(對消費者的宣傳洗腦)。一如之前大眾t加d的成功商業(yè)宣傳模式。插電派必須通過不斷的宣傳,在消費者腦中形成插電式高科技,插電是強混,插電真環(huán)保的概念。這點決定了未來插電車的銷量蛋糕能做多大。
三、政府考慮的問題。其實我是能夠一定程度上理解現(xiàn)行扶持插電的政策的。中日關系是一方面,真正的問題是,自主真心只能發(fā)展插電啊。不要跟我說豐田的技術壟斷。要說技術專利什么的,山寨底盤也是侵犯技術專利啊,哪家打官司打輸了?只有做不到,沒有不能做。所以,既然決定了要發(fā)展插電,那么,首先要證明其政治正確性。
最后,我也不認為日本人說的氫能源是趨勢,那玩意太科幻,更難造。我部分認同發(fā)展插電的正確性,不過我認為必須首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一、火力發(fā)電占比降到三成以下;
二、插電設備在公共停車場等地方普及
三、擁有私人停車位的比例大幅提升。
上述三點,如果說一、二點假以時日尚能解決,對于第三點,我內心其實是不抱多大希望的。但是上述三點問題又必須要解決,否則插電與環(huán)保的關系就不成立。第一點決定了能源是否真正清潔,第二點、第三點則決定了,插電車的普及程度能夠有多大,試想下,如果我們的城市只能為四成的人提供插電條件,那么說破天去,最多也只能有四成的人選擇插電車,實際上,能有二成就很不錯了。這里面國家,或者說全體納稅人付出的代價另算(插電樁和公共場所的地皮費用等等)。
只是,如果用這種力度來推廣豐田式混動,或者說至少在條件成熟前推廣豐田式混動,又能促使多少人選擇混動車,我們的環(huán)境又能少付出多少代價呢?呵呵,我真是想多了。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