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11月銷量,轎車朗逸第一,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因為這又不是第一次了,大眾的神車聽的耳朵都起繭子了,不再贅述。
大眾最近的丑聞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買的人并不見減少,一如既往,很多人表示呵呵,也有很多人說是意料之中,我是后者,其實這個現(xiàn)象很容易理解,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大眾在中國苦心經營多年,怎么可能在短短三兩年間因為幾則丑聞而倒塌?
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有這么幾點,第一,口碑,我記得我知道的第一個汽車品牌就是大眾,然后是寶馬。是不是很有中國特色?崇拜了幾十年的車,等到我買車的時候,我能不考慮嗎?就算知道了這些丑聞,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依然在很多品牌之上。
第二,外觀符合國人的審美,就目前來說,所有大眾的車的外觀,我都很欣賞,最起碼不討厭,我也沒有遇到有人說,大眾哪款車丑爆了,人都喜歡以貌取人,一個干凈利落的外觀,沒有幾個人討厭。
第三,大眾的車型非常多,覆蓋了很多價格區(qū)間,從工薪階層買菜車,到拉風無比的尚酷,豪華的輝騰,途銳,總有一款適合你。
第四,買大眾的甚至買車的人,有幾個天天關注網上的這些信息呢?他們對大眾一知半解,最廣泛的皮實耐用不正符合廣大的工薪階層的消費觀嗎?再加上以上的優(yōu)點,大眾與別的品牌的競爭力不是一點半點。
第五,我們夸大了大眾的缺點,燒機油,雙離合問題,斷軸,排放作弊,真正知道的有幾個?真正碰到的人有幾個呢?有也會自然因為少而被忽略。
第六,與日系車一樣,很多人都說不買日系車,但你看看大街上,數(shù)不盡的日系車,為什么?因為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買的是車,不是愛國,不是對大眾消極、怠慢態(tài)度的反抗,我們買的是我們中意的座駕。或者,買車的人不是憤青 。
我大概就能想到這么幾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棵參天大樹不會說倒就倒,就車輛本身而言,大眾目前還有很多值得我們買它的理由,雖然我不太考慮大眾的車,但我并不反對我身邊的人買大眾的車。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