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車動力不行啊,才1.5的排量,肯定拉不動這么大的車的!買***吧,那個車2.0的排量,還帶渦輪增壓,動力杠杠的!”
這是目前國內的老百姓談論汽車動力性時最常見的說法了,是不是真如大家以為的那樣?排量大動力性就強?帶渦輪增壓動力性就強?接下來我就跟大家談談汽車的動力性!
在談動力性的時候,我們先來回答下面三個問題,我相信這三個問題談清楚了汽車動力性也就談清楚了。
第一、究竟汽車動力性到底是指什么?
第二、是不是排量越大汽車動力性越好,如果不是,那么應該看什么指標?
第三、到底怎么樣的車才算動力性好的車?
這三個問題看起來是同一個問題,但是中間還是有很多差別,我們一個一個來回答。首先,我們來看看教材(《汽車理論》-機械工業(yè)出版社)上的答案:汽車的動力性能是指汽車在良好路面上行駛時由汽車收到的縱向外力決定的、所能達到的平均行駛速度。這就是汽車的動力性,我們一個一個關鍵詞拆開來看。
第一個關鍵詞“在良好路面上”,意味著汽車行駛的動力性跟路面息息相關,所以不要把你在瀝青路上的加速去跟別人在泥濘路上的去比;
第二個關鍵詞“縱向外力”,首先我們要知道汽車在行駛時受到的縱向外力有哪些,汽車在路面上行駛的縱向外力有地面給輪胎的摩擦力,空氣給車身的阻力,以及加速時產(chǎn)生的慣性力和坡道阻力。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力呢?沒有發(fā)動機給的力汽車怎么會走?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力是汽車自身的力,而不是它受到的外力,汽車能夠行駛是因為發(fā)動力驅動輪胎轉動,輪胎在轉動的時候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所以汽車能夠向前行駛;
第三個關鍵詞“平均行駛速度”,它既不是最高速度也不是最高加速度,而是最高平均速度。這樣一來法拉利的車主就不能以自己的最高速度和0到100加速去說悍馬的動力性不好。說到這里大家可能就迷糊了,法拉利跟悍馬動力性好我知道,但是他們倆除了排量大和價格高以外沒有其他的相同點了啊,難道以排量和價格去區(qū)分動力性?
這時候偉大的教科書又給我們指了一條明路。這也是我們要回答的第二個問題,應該通過什么指標來判斷汽車的動力性。書中給出的答案是:汽車的最高車速、汽車的加速時間和汽車的最大爬坡度。這就是汽車動力性的指標,所以法拉利0到100加速快我們說它動力性好,悍馬最大爬坡度大我們說它動力性好。至于平時大家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看到的有人某個車有推背感,某個車油門響應快,這些都不是汽車的動力性,而是操縱性,當然動力性也屬于操縱性,但是這里說的操縱性更偏向汽車的調教,而不是汽車本身的動力性。至于如何調教這又是個大問題,這里就不展開說了。
但是問題又來了,除了這些指標,還有不有什么更加簡單粗暴的判斷方式?或者直接通過發(fā)動機排量來判斷汽車動力性到底行不行?也許在七八年以前通過排量來判斷是有一定可行性的,雖然不嚴謹。但現(xiàn)在隨著渦輪增壓車型的普及,現(xiàn)在稍微有點汽車知識的人都不再以發(fā)動機排量來判斷汽車動力性了,畢竟也被某某廠商的帶t的“黃金動力”洗腦了這么久。除了渦輪增壓造成的不同,還有各個廠商發(fā)動機技術的不同,像馬自達的“創(chuàng)馳藍天”和本田的“地球夢”系列,往往比同排量其他的發(fā)動機動力強勁不少。
說到這里大家可能知道我要說什么了,不看排量的話那就看發(fā)動機參數(shù)唄,看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就行了啊。特別是很多媒體在試駕的時候一般都會把發(fā)動機參數(shù)念一遍,好像一說最大功率和扭矩就知道了這個車動力性怎么樣了。這就回到了我的第三個問題,到底什么樣的車才算動力性好的車。在這里我只強調一點——任何不談匹配只看參數(shù)來評價動力性的行為都是耍流氓!任何不談匹配只看參數(shù)來評價動力性的行為都是耍流氓!任何不談匹配只看參數(shù)來評價動力性的行為都是耍流氓!我給大家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劉翔110跨欄世界冠軍,但是要是他穿著高跟鞋去跨欄呢?會不會比不過一個普通人?汽車也是一樣,就算你有一個參數(shù)很耀眼的發(fā)動機,但是有一個拖后腿的變速箱和輪胎,那你的動力性肯定不會好到哪里去。而動力總成的匹配往往才是考驗汽車廠家真功夫的地方。
當然,隨著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不僅僅是發(fā)動機還有變速箱和輪胎等等,現(xiàn)在大家說的最肉的車肯定也比十多年前很多人們覺得動力好的車動力性要好,很多時候你感覺的動力性差也許是因為你舍不得踩油門,不排除有些人開車開了一輩子都沒有享受過油門踏板踩到底的感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現(xiàn)在的我們就不追求動力性了,韓寒那句話不是深入人心嗎——動力就像存款,你可以不用,但一定要有。更何況汽車動力性與我們的主動安全性息息相關,特別是有很多車在初段油門調得靈敏讓你誤以為動力性很好,等你真正在高速上超車時卻發(fā)現(xiàn)超到一半車子沒力了,那個時候也許就來不及了。
只有市場和法規(guī)去倒逼,汽車技術才會真正進步。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