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guān)注920人

+關(guān)注
話題

雅閣讓人歡喜讓人憂

不知不覺中,小雅(我們對九代雅閣的昵稱,這個昵稱意味著在很大程度上,我們視雅閣為家人)已經(jīng)來到我們身邊、陪伴我們度過了8個多月的時光。這其中的酸甜苦辣,歷歷在目。

一、買車

其實,細說起來,買車分三個過程:一是買車之前的選車,二是買車之前的訂車,三才是真正的買車環(huán)節(jié)。

先說選車。買什么車,是個大問題,需要考慮的因素林林總總。當然了,如果確實不差錢,或者對某款車心儀已久,這事兒就沒那么麻煩了。但問題是,這兩樣跟我們都不沾邊。所以,買什么車就是一件非常糾結(jié)的事兒,便宜的不想要,貴的買不起,整個一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夠不著。

當然,對于選什么車型,我們是非常明確的:非轎車不買。雖然SUV這年頭很火,但這種車型兩不沾,既不能真正去野地里撒歡,又不能適合加速超車,哪頭都靠不上,再說外觀上不如轎車那般線條流暢,硬硬邦邦的,美感欠缺,有木有?當然,一家之言,不足為信,正所謂寶馬奔馳各有所愛,勿噴。

非中級車不買。轎車怎么分類,好像有ABCD之分,無非是從尺寸及價格上來分,中級車應(yīng)該屬于B級。其實,所謂的中級車,其概念也在不斷變化中。前些年,奔馳、寶馬太貴,屬于高級車,雅閣、帕薩特、邁騰這些價格低得多,屬于當然的中級車。但是,隨著市場的變化,BBA等昔日的高端車逐步拉低身價,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在很大程度上擠占了原先中級車品牌的市場。您的預(yù)算能達到20萬元,那么,咬咬牙,跺跺腳,出出血,瞪瞪眼,就能買輛寶3、奔C、奧4。加一句題外話,不是原先的中級車不行了,而是狼來的太多了。

話歸正題?,F(xiàn)在的中級車都有什么呢,或者說我眼中的中級車。所謂德日美三分鼎立。德國車不消說,帕薩特最火,其次是邁騰;日系車老三樣:雅閣、天籟、凱美瑞;美國車有君威、君越、蒙迪歐,攏共8款車。8選1,難度還不算大,用排除法最省心省腦。

德系中的兩強,先說帕薩特,銷量最大,但由此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個讓人頗為尷尬的事實:那就是遍地都是,屬于最大的街車黨派。而且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尷尬是,大眾系列在外觀設(shè)計上套娃日益嚴重,不仔細看,還真難一眼看出帕薩特和桑塔納的區(qū)別。您要是開輛帕薩特,被人說成是桑塔納,估計心里不得勁吧。即便不做外貌黨,帕薩特等大眾車系燒機油等問題纏身,是不爭的事實,變速器也不給力,加速頓挫感十分明顯。人家別的車后備箱里也就放個備胎,大眾車主還必須再放個機油桶,以便隨時加機油,不知是真是假。

美系中的兩君子,都跟老美一樣,飯量大,不省油。雖說現(xiàn)在的油價比以前便宜,可還是貴,沒便宜到兩君子老家美國那樣。再說了,保不齊哪天又漲上去了,這不2016年以來,成品油價格都兩連漲了。俗話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開車跟吃飯一樣,是天天的事兒,一天就是多吃一口,一年那也得多吃三百多口。燒不起啊,燒不起。

日系中的天籟、凱美瑞因為外觀上覺得小氣,首先被PASS掉。順便說一句,天籟的后排座椅真的好舒服,但前排不行,定位有問題,這年頭中級車都淪為家用了,有錢的BOSS誰還坐這種車。說到豐田,不知道他家的設(shè)計師腦子讓車門擠扁了,還是讓車轱轆壓扁了,車型設(shè)計是怎么難看怎么來、怎么別扭怎么來,成心惡心人,有木有。那么,只剩下雅閣了。雅閣這個車怎么說呢,原先的中級車銷量冠軍,現(xiàn)在雖然被帕薩特拽了下來,但是姜還是老的辣,雄飛猶在,寶刀未老。

霧里看花,水中望月。在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的探討再探討、爭論再爭論、猶豫再猶豫、彷徨再彷徨之后,我們終于決定購買的是雅閣。

那位說了,你們買個車怎么比生孩子難產(chǎn)都難呢,當然了,咱非大富大貴之人,攢點MONEY不容易,還不點精挑細選啊。

說到九代雅閣,還得多說三句:

一句是:九代雅閣飽受詬病的、俗稱大齙牙的前臉到底好不好看。一開始,我們在網(wǎng)上看照片也覺得不好看,俗氣,但是真正看了實車之后,才覺得越看越喜歡,跟奔馳的前臉大標一樣,怎一個大氣了得。往前看看,七雅、啞巴的前臉相比要小氣得多。往后看看,2016年改款的雅閣的前臉怎么看怎么別扭(是不是受了豐田設(shè)計師的影響),跟凌派似的,輪轂也變了。你也許會說,雅閣變動感了,但是,這根雅閣這款車的歷史定位或者說在人們心目中的商務(wù)車的印象大相徑庭,換句話說,雅閣這么一改就不再是雅閣了,四不像,不倫不類。

另一句話:2.0還是2.4。2.4是本田宣傳的地球夢發(fā)動機,地球夢啊,比中國夢還要大,唬人得很。其實,咱們并不真正清楚這款發(fā)動機到達怎么樣,但有一點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新東西不如老東西穩(wěn)定。2.0發(fā)動機用了好幾年了,歷經(jīng)檢驗,性能穩(wěn)定。不是說新的東西就一定好,好不好的,要實踐出真知。

還有一句話:雅閣的排氣管門。都說九代雅閣的排氣管有問題,共振,煮水,噪音大。這確實是個問題。買車以后,也確實遇到了這些問題。跟經(jīng)銷商多次反映,無果。

再說訂車:訂車過程也是一波三折,在本地訂,還是去省城訂,也是個大問題。

三線、四線的城市,經(jīng)銷商規(guī)模小,優(yōu)惠幅度肯定不如一線、二線城市那么大。但是,近便,方便,不用舟車勞頓。

最終還是決定去省城買。于是,電話聯(lián)系,電話聯(lián)系之后,又跑了趟濟南,去了好幾個4S店,貨比三家嘛。比什么,比優(yōu)惠幅度,比銷售條件,比店家實力。最終,交了定金,準備提車。

我們訂的是九代雅閣2.0精英版,為什么要訂這款呢。舒適型沒有真皮座椅,還得后期加裝。雖然購買舒適型的人最多,可是加上后期改裝的真皮座椅等,算下來,并不比有真皮座椅的便宜多少,而且一輛新車還沒做熱乎就拆拆解解的,看著著實心疼。至于配置更高一點的豪華型,居然連導(dǎo)航都沒有,有點坑,如果要導(dǎo)航還得選擇價格更高的豪華導(dǎo)航版。不知道廣本是怎么想的,加一點配置就拉大一塊價格,而這些配置又著實值不了這么多錢。所以,總結(jié)一句:讓消費者糾結(jié)的廠家,不是好廠家,至少不是大氣的廠家,扣扣索索的,鄙視一個。

最后說買車:等了大概不幾天,我們就去濟南提車了。提車過程沒什么大驚小怪的,無非是看看外觀、查查內(nèi)飾、聽聽發(fā)動機,當時也沒看出什么毛病。在這里,還是跟大家交代一些注意事項,其實,很多人都知道。

一是不要買庫存時間過長的車: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車開不壞,但是能放壞。閑置太久,輪胎、發(fā)動機、內(nèi)部線路都容易出問題。

二是不要貪圖4S店的各種贈品,其實都不值錢,后期還得扔了重新買,還不如直接要他的車款優(yōu)惠。當時,我們買的這輛車從各處得到的信息是全省價格最低的。

三是車輛合格證一定要與車同時交到你手上。有些車商會把合格證拿去銀行抵押,沒有合格證你就掛不了車牌,很麻煩。

四是在4S店辦理保險并不貴,跟外面單獨找保險公司差不多,還省去麻煩。當然,你最好提前找外面的保險公司算一算、比一比,好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五是4S店周邊很近的距離內(nèi)必須有一家加油站。多近?最好是一出門就有。因為經(jīng)銷商實在是太摳門了,新車油箱里的油往往只能蓋個底兒,跑不了幾里路。要是周圍沒有加油站,那你就慘了,只能把車停在路邊,領(lǐng)著油瓶子打的去找加油站。

六是沒必要讓4S店幫你掛車牌。自己去掛車牌,就是麻煩一點,但費用低得多。如果你嫌麻煩,車管所里面有幫你掛牌的服務(wù)措施,幾十塊錢搞定。

辦好手續(xù)之后,接著店里為我們舉辦了一個很簡短的交車儀式,之后,我們就開著新車把家還。

各位,我可是在買車之前才拿到駕照的新手,學車之前也從未摸過車。再說了濟南離我們家?guī)装倮锫纺?,跋山涉水啊。特別是濟南市區(qū)內(nèi)車輛熙熙攘攘,車頭挨著車屁股,看著就眼暈。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虎勁,是唬勁,我懵懵懂懂、暈暈乎乎、不管三七二十一地開,等出了濟南市區(qū),渾身上下都是汗,著實緊張啊。但是,出了市區(qū),上了國道,就好多了,沒那么擁擠。

當然,在此不是炫耀我的膽大妄為,除了膽大以外,還得說自動擋特別是雅閣的CVT變速器開著順手,平順,你只管控制油門就行,走走停停,快快慢慢,得心應(yīng)手,操縱自如。換了是手動擋,動不動就熄火,得急死你。

還有一點,我當時考駕照,科目三也就是路考,可是考了三遍的啊。至于連考三遍的原因,不光是咱學藝不精,還有其他因素。但不管怎么說,多學幾遍還是有好處的,拿上駕照就敢上路,這可不是一般新手能做到的呀,嘿嘿,自己給自己贊一個。

二、用車

掐指一算,大半年了已經(jīng),跑了快兩萬公里了,跑得還真不少。跑得多,油錢就多,燒的不是油啊,燒的都是眼淚,算算賬,心疼啊。但也沒辦法,新車,新鮮,有事沒事就想溜溜,當然,還是沒事就遛遛的情況居多。

好在,雅閣在相比之下確實省油,有的邁騰車主很羨慕地說。一般情況下,除了剛剛啟動之時,瞬間油耗顯示大一些之外,正常駕駛情況下時速不超過百公里,一般在6個油左右晃蕩。超了百公里,油耗就大一些,時速在一百五六十公里,油耗會達到8個、9個,但相比還是很省油。雅閣的節(jié)油裝置,也就是那個小綠葉很少使用,打開之后,明顯能決策處噴油量受到了限制。

所以,說到用車體驗,雅閣給人的最大感受是省油,省到你跟別的車型的車主說起來,都有些不好意思,會讓對方誤以為自己是在吹牛。

最典型的例子是我們今年五一從濟南回來,車上三個人,拉著四個輪胎、4個輪轂(為什么拉著這些玩意兒,后面再講),屬于滿載,還開著空調(diào),跑高速還是6個油。

說完了油耗,再說說動力。這也是大家普遍關(guān)心的問題。當初買車和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孩子一直在糾結(jié)2.0和2.4的動力問題,說是后悔沒買2.4的。其實,但從賬面數(shù)據(jù)上看,2.4比2.0大了0.4升,大了五分之一,應(yīng)該是可以的。但從理論來看,現(xiàn)在的渦輪技術(shù)已經(jīng)比較成熟,1.8T的加速性能應(yīng)該比2.4的還要好,再說2.4的必經(jīng)還是CVT,加速平順是本色,換句話說,加速快不了,跟2.0的差不多。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喜歡開快車,這么多天以來,路上起步也好,超出也好,往往是領(lǐng)先的。特別是超車,毫不吃力,畢竟2升的排量不是浪得虛名。

CVT變速箱可能在起步時受本身限制,加速不是那么快,但是起步以后,2.0升排量還是很有優(yōu)勢的。要是還嫌不快,那么掛S檔好了,絕對嗖嗖的,油耗也不高,差不多。

還有最根本的一點,動力行不行,往往不是車的問題,而是駕駛者的問題。一般的車,包括小面包,跑個一百二三十公里的時速沒問題。所以,與其把責任歸罪于車,倒不如說是人的問題,不敢跑,技術(shù)不到家,這些才是根本原因。我的雅閣2.0曾經(jīng)以相當快的速度劃出一個大S,在極其近的距離內(nèi)連過前后三輛車。在三車道的高速上,更是超車自如,變道自如,當然,咱沒超過限速,沒有違章變道。

所以,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動力再強的車,你慢慢悠悠地開,不敢這樣,不敢那樣,照樣白費。再說了,雅閣本身并不是一輛適合用來飆車的車。畢竟,將近5米的大個子,更適合商務(wù)身份,而不是用來飆車。當然,話又說回來,飆車也沒問題,誰怕誰啊,不服來試試。

不過,話再說回來。雅閣好上手,開著順溜。兒子十幾歲,未成年,沒摸過車,無師自通,輾轉(zhuǎn)騰挪,靈活自如。尤其是在停車場等車潮擁擠的地方,輕松自如,除了雅閣好開,這小子似乎是有著開車的一份天賦。有的處理技巧,我都不如。

雅閣將近5米長,車內(nèi)空間自然大,至少算得上名副其實的中級車,坐著寬敞,不憋屈。它的空間優(yōu)勢至少在B級車里算得上出類拔萃。再說座椅,都說奔馳C的座椅如何如何,但是坐上去覺得硬,還不如雅閣的舒服。但雅閣的座椅也有個問題,主副駕駛席的座椅偏窄,雖然我不是大胖子,只是個子比較高。后排座椅當然不錯,兩端都有厚實的護墊,可能還是遵循了商務(wù)車的歷史習慣。

說到座椅,就不能不提雅閣的內(nèi)飾。精英型是黑色內(nèi)飾,看著比較酷,當然不耐臟。雅閣內(nèi)飾的特點是設(shè)計大氣、穩(wěn)重、不過時、用料可以,雙屏看著比較炫酷,大屏是后期加裝的。用料上當然比不上高端豪華車,畢竟價位決定一切。其實,看看奔馳C,我倒是覺得雅閣的用料相比不會給人一種差的感覺。相反,各有各的風格。這可不是酸葡萄心理。在沒坐進奔C之前,我也覺得它會是如何如何好,但一旦見識了廬山真面目,才覺得一切都是浮云,只不過如此而已。

說完了里子,再來說面子。開雅閣很有面子,特別是黑色,即奧特夫黑。說實話,跟奔馳C、寶馬3、奧迪4擺在一起,絕對不丟分,反倒是略勝一籌,除了品牌價值以外。車頭最漂亮,配上簡潔的一字眉日行燈,好一個帥氣了得,好一個大氣了得。最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我們?nèi)ボ嚬芩鶔炫?,旁邊停著一輛新帕薩特,也是黑色的。大家圍過來看雅閣,而沒人去看帕薩特,這是真實發(fā)生的情況,絕無假話,無需贅言。當然,上面也說了,今年改款的雅閣就不行了,原先的大氣沒了,老是想著往運動上靠,靠的又不成功,反倒是把本色丟了,得不償失。本田的車有個好處,一個車型一個樣子,絕對認不錯?,F(xiàn)在好了,也想要套娃嗎,整得改款雅閣跟凌派似的。

還有一點,雅閣的側(cè)窗很漂亮,特別是后窗彎角。

當然,人無完人,車無完車。雅閣的設(shè)計也有看著不舒服的地方,比如后車燈,白一塊,紅一塊,倒不如全是紅色的。另外,尾巴設(shè)計不協(xié)調(diào),跟一個胖女人的大屁股似的。還有,就是整車看上去不像德系車那么結(jié)實,有點松松垮垮的感覺,即所謂的看上去不結(jié)實。

說了半天,大部分凈是好話,好話說多了,人家就不信了。那么,咱們再來說說歹話,也就是雅閣的毛病和問題。

說到問題,首當其沖的排氣管門事件。剛開始還沒怎么覺得,后來到了冬季,頭一回下大雪,啟動,打火,我的GOD啊,排氣管嗡嗡響,有點震耳欲聾的架勢,弄得你都不好意思開出去了。問問經(jīng)銷商,答曰大腳踩油門,轟轟車。于是,我就轟車,見效不大。兒子說,試試S檔,試了,果然有效果,沒那么響了。為什么這么大動靜呢會,肯定是排氣管設(shè)計有問題,據(jù)說九代雅閣基本如此,那就是設(shè)計通病,屬于普遍意義上的質(zhì)量問題??善婀值氖?,廣本方面對此并沒有十分明確的解答。聽說了好像是在某某年某某月之前的雅閣給免費更換排氣管,我們的車不在此范圍內(nèi)。但,問題的確有啊,明擺著。

除了動靜大,排氣管共振也是個煩心事。特別是加速的時候,高速加速還好,是低速加速的時候由其明顯。雅閣當然算不上豪車,但是也是中級車,本來挺舒適的,結(jié)果讓排氣管一鬧,坐在車里感覺動靜挺鬧心。

包括本田在內(nèi)的日本的汽車技術(shù)全球領(lǐng)先,這不是蓋的,不服也不行。有些愛國主義者或者叫民粹主義者,號召大家抵制日系車,前幾年還砸過日系車。但大家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知道再或者知道了也裝著不知道的是,廣本用日本的技術(shù),但使用的是中國生產(chǎn)的零部件,比例占多少不好說。再者,廣本生產(chǎn)的車在中國境內(nèi)銷售,稅費可都是交給了中國政府的,算一算也不低,看看你的購車發(fā)票就知道了。

說實話,我也不喜歡日本人和日本這個國家,所以當大家都一窩蜂地效仿鑒真東渡跑去日本,不是為了念佛,而是為了搶馬桶蓋的時候,咱就沒去。愛國吧,咱。扯遠了,說車的事兒。日本人造車利害,但為什么就偏偏解決不了一個小小的排氣管呢?!

除了排氣管,還有一個問題也值得商榷,但不是很嚴重,那就是車皮門。有人做過測試,雅閣的車皮及車漆的厚度確實不好,比同為本田的飛度都薄。怪哉!車漆薄,容易劃傷,不過,看看別的車也都大同小異,劃痕也很多。這個沒辦法,只要自己注意一點。剮蹭兩次,鐵皮真心薄啊,干不過速騰也就罷了,可鐵皮連國產(chǎn)小面的塑料皮都干不過,叫我老人家情何以堪、顏面掃地、灰頭土臉、無可奈何花落去。

另外,不知道低速時發(fā)動機有的說是變速箱的口哨聲算不算問題,因為有的說這種聲音意味著變速箱有問題,不知真假。

說完了雅閣的優(yōu)缺點,再多說幾句與開車有關(guān)的話題。

第一個話題:你到底會不會開車。很多人說我們都是老手了,還趕不上你一個新手,笑話。我不知道新手、老手到底怎么界定,但是不能以實際駕齡特別是駕照駕齡來衡量、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新手或者老手。開車是需要技巧的,技巧很多,高深的不說了,像是專業(yè)賽車手,咱比不了。但就日常用車來說,有幾點還是很需要注意的:

一是該快就快,該慢就慢,不能一腳油門一路跑。遇到坎坎坑坑,該減速就減速,該繞道就繞道,不能嫌麻煩,也不能為了省油就避免剎車、加油。在路上,很多人遇到減速障絲毫不減速,直接壓過去,咣當一聲響,車身上下晃。這樣好不好呢,肯定是不好的,時間長了,車都散架了。再說了,對懸架也不好,很多斷軸的情況都是發(fā)生在不減速就沖路障的情況下。有個我們認識的伙計開車很猛,有個坑,有個坎,從不減速,照壓不誤。才兩年的車,弄得跟一輛破車似的,開起來到處響,夸張一點,除了喇叭不響,哪兒都響。這樣不好吧。

有人說車是用來開的,那么愛惜是不是有點過。我不這么認為,我認為你對它好一點,它就會對你好一點。最起碼愛惜一點,車的毛病就少一點,修車的幾率也就少一點,給你造成的麻煩就少一點。

二是車輛啟動要不要熱車,我的做法是堅持熱車。對于這個問題,沒有定論,各說各的。有的說要熱,有的說用不著熱。那么,到底需要不需要熱車呢。我翻了翻說明書,大概意思是這么說的:請勿原地熱車,對環(huán)境不利,沒提到對車不好是不是。車跟人一樣,劇烈運動之前都需要先熱熱身,否則容易出問題。啟動后熱一會兒車,這段時間你可以去系安全帶或者干點別的,兩不耽誤,好讓潤滑油周轉(zhuǎn)一下,似乎是這個道理,我也拿不準。還有人說,原地熱車容易積碳,照此道理,路口等紅綠燈有時候一兩分鐘的時間,是不是也會造成積碳呢,是不是所有車型都要配備自動啟停功能呢?可問題又來了,頻繁的發(fā)動機啟停,對發(fā)動機好不好的,會不會加速磨損呢。

三是加速時給油慢慢加好還是深踩快加好的,我的做法是要慢慢加。急加油除了費油之外,還對發(fā)動機、變速箱等部位不好,道理不能理解。再說了除了在空曠路段,一般的情況下比如在市區(qū),加速快了實在沒必要,一會兒紅燈,一會兒剎車,還是慢慢來吧,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四是夜晚開車的注意事項。夜晚是對開車最不利的時間段,特別是天色似黑非黑的時候即傍晚時分,視線最不好。有人抱怨說看不清路面是因為車燈不行,其實不能全怪車燈,車燈再好也有死角,還是要減速慢行。晚上視線不好開快車,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盲駕,相當于閉著眼睛開車,真的很危險。另外,轉(zhuǎn)彎時,很不容易看清路口的情況,最好是搖下車窗。還有很嚴重的一點,開車時要看的不只是路上的車輛,還要看路面情況,有個坑,有塊石頭等異物,要是看不見,壓上去,造成的情況可能會很嚴重。

三、養(yǎng)車

養(yǎng)車的話題需要說的不多,無非是牽扯車的保養(yǎng)。

保養(yǎng)分兩種:一種是去4S店做定期保養(yǎng),這是主項;另一種是DIY保養(yǎng),這是輔助。

說到到店保養(yǎng),我們一直堅持這么做,至少在保修期內(nèi)如此,至于保修期滿怎么保養(yǎng),屆時再說吧。雅閣的保養(yǎng)費不算貴,但仔細算起來也不便宜。一年跑兩萬公里,就得保養(yǎng)四次,一次按伍佰元(最好的機油)計算就是兩千元,合每公里一毛錢。當然,按時保養(yǎng)很重要,千萬別圖省事、圖省錢。

廣本提供的都是自己生產(chǎn)的機油,別的品牌恕不奉上,所以也沒得選。廣本規(guī)定是五千公里一保養(yǎng),機油分三種,我們一直用的是全合成的金桶機油,稠度較高,相比藍桶、綠桶機油對發(fā)動機最好應(yīng)該是。機油的知名品牌,像是美孚什么的,不知道會不會更好一點,但前提條件是要買到真品。

保養(yǎng)是一回事,其實用車最大的開支是燃油費。這兩年的成品油還算便宜,但今年的兩連漲是不是預(yù)示著油價自從會一路上漲,未置可否。當然,油價從理論上講可以自我控制,少跑就是了。話雖這么說,可是車確實會無限地拓展你的生活圈子,一腳油門指不定跑出去多遠,所以少跑少跑在更多時候只是一句心里的話。

除了油料和保養(yǎng),就是保險。保險其實不用入太多的險種,除了必須入的交強險,再入個三者險、車損險就夠了。至于什么玻璃險、盜搶險、座位險都沒什么實際用處。當然,謹慎駕駛不出事才是硬道理,保險費也會逐年降低。

對于DIY保養(yǎng)車輛,咱自己能做的不多,最多是洗洗車、打打蠟、打掃內(nèi)飾衛(wèi)生、擦擦發(fā)動機艙之類的簡單工作,復(fù)雜的咱也干不了。

我一直堅持自己洗車,不是為了省錢,而是有兩個目的:一個目的是怕洗車店毀車,他們用的好像是廉價的洗衣服、洗潔精兌的洗車液,反正對車漆的危害你當時也看不出來。另一個目的是喜歡洗車,盡管洗車是件累差事。為什么喜歡洗車,因為喜歡洗車。開玩笑,喜歡洗車首先是因為愛車,打心眼里喜歡自己的車,其次是洗車時手摸著光滑的車漆,感覺滑滑的,像是撫摸著嬰兒嬌嫩的皮膚。

關(guān)于洗車的頻次,有的說一周一次,有的說半個月一次,有的說要勤洗,有的說不能勤洗,無一定論。其實,就算你自己不洗,老天爺也會幫你洗,雖然雨水對車漆不好。所以,洗車還是必要的,不能太頻繁,也不能太懶,自己看著辦吧。車臟乎乎的,不僅有礙觀瞻,而且對車本身也不好。黑色的車漆有個毛病,就是容易臟,加上咱中國的環(huán)境不行,洗了也就只能保持一天的干凈靚麗。當然,有車庫可以停放的會多保持幾天。

其實,對車漆危害最大的是陽光的照射和風沙的吹打。車是路上跑的、露天停的,所以來自陽光和風沙的侵害從根本上講無法避免,我們要坦然面對,要做的只能是盡量避免。

收藏

2016-06-08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guān)注的部落

登錄關(guān)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