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評賬號注冊也有一段時間,偶然在文章評論區(qū)也絞盡腦汁湊一些字數(shù),但是車庫文章還是第一次體驗。Y總,我想說霸氣miu哥的那身衣服,車模,加油卡我都想要……
不過對著閱車無數(shù),或者學富五車的高人來說,我這等小車迷必須劍走偏鋒,才可以贏得美人歸。因此,我要談談——行車安全,一個偏門但實際被人忽視的話題。
所有人都熱衷于談論品牌、操控、空間、動力、配置、自駕游,還有車模(活的哦)等等,但是這些所有愉悅的體驗必須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行車安全。
我所說的行車安全,并非是說配置上的安全,EPS、ABS、自動剎車等等一股腦安全配置,而是駕駛習慣層面的安全。老司機可以把沒有任何安全裝置的拖拉機開得很安全,因為方向盤在你手里,剎車在你腳下,你的安全意識和駕駛習慣才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
深刻記得YYP一直致力于安全駕駛意識的教育,他的幾個理論我一直銘記:2秒跟車距離;中間車道觀點,以及對安全帶,兒童座椅的提醒。
本人無錢無名,健康就是對于家人最大的生活保障。經(jīng)??吹今R路上人們爭分奪秒,見縫就鉆,其實無論你的財富、地位如何,在重大交通事故面前,人就像一層紙,一捅就破了。你要彰顯你的車和駕駛技術,至于這么拼命嗎?
網(wǎng)上有很多的安全駕駛理論,很多人看到已經(jīng)麻木了,就像死記硬背科目一考試?;蛟S我們可以從分析事故的原因著手,知道原因然后去規(guī)避,去改良自己的駕駛習慣。
1、事故的發(fā)生,很依賴人的反應時間,當然有人反應快有人反映慢,但是留有足夠的余地,就是安全的。
(1)YYP的“2秒跟車距離”,不以跟車距離到底是100米還是200米來劃分,而是通過讀秒,感知跟前車到達同一點保持有2秒的時差,讓人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去踩剎車。
(2)了解車輛的剎車狀況和自己的狀態(tài)。YYP說的2秒,是基于平均水平的。如果檢查到自己的車剎車比較差,或者人比較困,或者你本來就是慢性子,那么這個2秒就可能要延長。
(3)注意天氣變化或者彎道。例如下雨天剎車的距離一定變差,在彎道、路口能見度就會差,因此留給反應的時間應該更長,因此需要放慢車速,并且跟前車拉大距離。在雨霧天氣盡量打開車里面所有的燈,不是要你用燈看路,而是讓別人在很遠就能看到你。
(4)YYP的中間車道觀點。在多車道的路面下,能走中間車道盡量走中間車道。這樣從2邊串出來的車就能有多一點點的反應時間,特別是中間是很高的花草隔離帶,但是又有路口的狀況下。
(5)跟隨周邊的車流的車速。如果太快需要超車,如果太慢被人超車。無論超還是被抄都要縮小車距,留給突發(fā)剎車是時間就會變短,因此與前后的車保持這同樣是速度,當然車速快跟車距離擴大到3、4秒就更加好,標語“十次事故九次快”只是對了一半。
2、事故的發(fā)生,有時因為有人破壞規(guī)矩。例如一溜車排列得好好地往前走,突然加塞進來一輛車,就會打亂了后面所有車的節(jié)奏,像多米骨牌一樣。
(1)變道是危險的。所有人應該謹記,在變道的那幾秒是存在很大的危險,因為你改變了別人車道的規(guī)矩,你得同時兼顧前方、后方、側(cè)方幾個位置,并且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別人的反應速度之上。如果每個人都不隨意變道,并且按上面說的跟隨車流速度,不用變到左穿右插一樣可以很快。
(2)路口是沒有規(guī)矩的,可以說紅綠燈是強行加進去的一個規(guī)矩。沒有規(guī)矩的地方就是大伙都在破壞規(guī)矩,就越容易出現(xiàn)事故。
(3)盡量不打破規(guī)矩,但是如果要改變必須要快。例如從一個岔道進入主道,主道上連續(xù)的車輛已經(jīng)形成了他的規(guī)矩,你必須老老實實地等著岔道口,讓人家過完,這叫不打破規(guī)矩。當車流過完你進入主道時,動作要快,并且進入主道后盡快把速度跟上主流的車速。
(4)提高預判能力。老司機是不會死死盯著前方的路面的,因為破壞規(guī)矩的壞人無處不在,他們會從你的旁邊、后邊來襲擊你。一旦看到別人這個苗頭,減慢車速,狂按喇叭,閃到他眼花都是辦法。
(5)遠離不同規(guī)矩的電動車。有些電動車是雖然行駛在中國的道路之上,但他們遵循的規(guī)矩是不受中國交規(guī)管束的,無法預測他們的軌跡。比較你是鐵包人,顧己及人注意別人的生命安全。
3、事故的發(fā)生,是因為保護措施不足。
(1)安全帶、兒童安全座椅等一個都不能少。
(2)兒童禁止在前排。
(3)仍掉放在前面的香水盒,那些是暗器來的。
(4)裝飾不要掛在后視鏡,護身符放在手套箱一樣可以保你平安。
總之,安全是作為一個駕駛者最最注重的方面。馬路如虎口,看表演還是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