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注920人

+關注
話題

性能控新歡 試駕2016款寶馬X4 M40i

拿到這臺寶馬X4M40i(以下簡稱M40i)后,小編在激動之余,不免心生疑慮,X4也要效仿X5和X6兩位兄長推出性能版?早在一年前我們已經(jīng)試駕過該車的xDrive35iM運動版,當時指導價和今天的主角毫無差異,前者作為MPerformance車型,從最大馬力到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均更加優(yōu)秀在情理之中,不過與其思考這款注定僅屬于小眾的SUV“小鋼炮”意義何在,倒不如與之共處,探究其真正的魅力所在。

外觀:更顯干練 毫不張揚

“毫不張揚”這四個字用在任何一款鋼炮上都理所應當,但對于本身就已吸睛無數(shù)的寶馬X4而言看似并不貼切。不過較之此前的xDrive35iM運動版車型,開眼角頭燈搭配經(jīng)典的雙腎進氣格柵,加之比X6更為“骨感”的身材,乍看上去和普通版X4差異不大,要是僅僅為了突顯自身“品味”,70多萬元花的好像并不太值。

M40i的前臉造型與常見寶馬車型有諸多相似之處,經(jīng)過鍍鉻裝點的雙腎進氣格柵可謂是其標志性元素,引擎蓋處下凹的弧線搭配前部運動包圍,干練之余卻絲毫不顯羸弱,相比皮膚油光水滑的小鮮肉們,M40i散發(fā)出的陽剛氣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前駐車雷達表明其最求性能同時也并未削減實用性配置。

作為目前寶馬X4中馬力最大也是最貴的車型,M40i的大燈和帶有轉向輔助功能的霧燈均采用LED光源,前者還集成了自適應遠近光功能,由外而內逐漸收斂的造型看上去虎視眈眈。區(qū)別于M運動版車型,M40i的霧燈下方精巧的銀色飾條使其獨樹一幟。

寶馬X4和表親X3出自同一平臺,外觀尺寸方面相差無幾,其車身長、寬和高度分別為4683mm、1890mm和1636mm,2810mm的軸距為一家三口同時舒適出行提供了保障。B柱之后急劇下滑的溜背車頂,在俯沖感極強的雙腰線映襯下進一步突顯了運動氣息。能夠從側面分辨出M40i的,除了黑灰雙色的反光鏡只剩下低調的“M”標識了。

急轉直下的車尾加看上去十分厚重,妖嬈的翹臀甚至與寶馬GT系列車型難分你我,即便如此在復雜線條勾勒下,鮮明的層次感依舊讓人印象深刻。較之深灰色下唇和與車身同色的護板,尾燈光源等不再是關注要點,而最令寶馬迷們熱血沸騰的,莫過于雙邊布局的排氣管,僅這點足以讓人對其動態(tài)表現(xiàn)浮想聯(lián)翩。

回想起曾將試駕過的“35i”,M40i使用的19英寸雙五輻輪轂造型不算新穎,不過鑲嵌在其中的M標識依舊分外奪目。當然建議選裝飽含金屬與現(xiàn)代工業(yè)美感的20寸輪圈,其所帶來的視覺沖擊,足以值回票價。該車采用四條米其林Primacy3輪胎,是該品牌下比較注重舒適和干濕地制動表現(xiàn)的型號,雖并非單一的性能取向,但實際表現(xiàn)證明在激烈駕駛時,無須擔心它們無法掌控這臺360馬力的猛獸,如何防止洪水般的推背感讓自己窒息,才是該考慮的問題。當然,打開行李箱蓋板后依舊沒有看見備胎的蹤跡,取而代之的則是帶有隔斷,且條理清晰的儲物槽,在實用性方面為其增色不少。

內飾:經(jīng)典寶馬風格 方向盤握感超贊

對于一款寶馬M Performance車型,內飾做工和用料方面自然無需贅述,中控臺運用軟性搪塑材質,從豪華角度而言不占優(yōu)勢,搭配銀色金屬飾條與烤漆面板,將時尚元素融入車內。偏向駕駛席側設計以及層次分明且井井有條的按鍵布局,都展現(xiàn)除了寶馬的簡約豪華風格。

談到一款寶馬車型,尤其是身披“M鎧甲”的型號,方向盤無疑是關注重點。新款造型雖被坊間戲稱為“丁字褲”,但摒棄老款上臃腫過時的設計后,其顏值大幅提升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兩側和下方點綴的金屬裝飾,在向駕駛者證明自身機械功底無人能敵。功能按鍵包含了定速巡航、語音控制和多媒體音量等,相比之下其握感更值得關注,說實話在以性能制勝的車型中,M40i的方向盤直徑不算小,不過圈輻粗壯且與手掌間的貼合堪稱完美,3、9點出的凹陷很深,雙手大拇指剛好陷入其中,為激烈駕駛時迅速精準的轉向操作提供了基礎,背面的換擋撥片尺寸非??捎^,至少在“BBA”中是最大的,D當模式下可隨時手動介入,玩味十足。

在M40i上寶馬善于固守經(jīng)典的特點同樣暴露無遺,四圓形儀表盤貫穿了旗下產(chǎn)品線,但并非毫無亮點可言,黑底白字是顯示最為清晰的色彩組合,重點在于轉速表和時速表均采用液晶顯示,進一步增強了數(shù)字的對比度,當外部光線不足時還能夠自動切換為橙色字體,降低光線對駕駛員的干擾?;蛟S由于和普通版太過相近,因而底部增添“X4 M40i”字樣防止主人忘記其真實身份。

正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寶馬在彰顯車內豪華氛圍方面有著自己獨到之處,打開車門后帶有身份標識的迎賓踏板提升了車內檔次,色真皮座椅搭配紅色飾條低調而不失個性,細心觀察之下其黑色的車頂讓人萌生好感,在深化運動氛圍和體現(xiàn)車內質感方面都功不可沒,畢竟上一次看見這種搭配還是在全新750Li上。只是頭枕上的“X”烙印讓人心生疑惑,換成M Performance是不是更搭配?

作為目前X4車型中最頂級的型號,提供HUD抬頭顯示功能不足為奇,除了能夠反饋常規(guī)的車速和安全帶未系提醒等信息外,開啟導航功能后還能顯示路線提示,實用且富有科技感值得肯定。另外M40i雖然是性能版車型,但依然裝備了發(fā)動機啟停裝置,不過該系統(tǒng)適和經(jīng)濟模式下啟動,在強調性能之余也沒有忽略燃油經(jīng)濟性。

中間的8.8英寸液晶顯示屏集成了多媒體、導航、倒車影像及車輛設置等多項功能,不僅能夠進行分屏顯示,其中的運動模式組合儀表更是令人血脈僨張。伴隨每一次油門的深入,指針的起落將該車運動特質顯露無疑,受限于交通法規(guī)“頂頭”現(xiàn)象稍縱即逝,然而駕駛員心中想要挑戰(zhàn)自我的欲望卻持續(xù)高漲,這或許也是駕馭它的樂趣之一。

在真正的性能控眼中,該車裝備的哈曼·卡頓音響系統(tǒng)可有可無,并不會太過在意。但對于大多數(shù)人而言,單純的駕駛趣味只是短暫消遣,追求聽覺盛宴也是必不可少的??照{控制面板和常見的寶馬車型如出一轍,面對北方寒冷的冬季,座椅加熱功能可謂雪中送炭。值得一提的則是該車提供AUTOHOLD功能,在紅綠燈路口等待時配合啟停裝置,即便完全抬起剎車踏板,也可保持車輛出于熄火狀態(tài),兩部分邏輯比較人性化,不會產(chǎn)生上車就想關閉它的沖動。

性能:動力與M2同源 懸掛毋庸置疑

無論外觀還是內飾M40i與常規(guī)的寶馬X4沒有產(chǎn)生太多變化,而各位看官最期待的莫過于動力部分,這臺3.0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經(jīng)過強化,其最大功率提升至265kW/5800-6000rpm,峰值扭矩更是達到了465N·m/1350-5250rpm,較此前的“35i”車型已“今非昔比”,相信各位寶馬擁躉們對于DoubleVANOS及Valvetronic等技術早已了如指掌,在壓榨動力方面寶馬也未曾讓眾人失望,然而歸根結底它依舊是使用S55零件強化的N55,不過與M2同源,實力不容小覷。

與之匹配的手自一體變速箱來自采埃孚,8個擋位保證了該車行駛平順且為燃油經(jīng)濟性添磚加瓦,至于和發(fā)動機間的默契程度,寶馬和采埃孚無人不知的佳話足以證明一切。雖然8AT的身份,無法與M家族廣泛使用的雙離合變速箱匹敵,但毫無遲疑的降擋動作卻毫不遜色,相反較之前者它對非賽車手們更加友好。

啟動發(fā)動機的瞬間小編已不再糾結它是不是S55了,從排氣管傳出的低沉轟鳴聲已經(jīng)表明其戰(zhàn)力不俗。當然“不好惹”和“激進派”間仍有不小差異,舒適模式下除了排氣的轟鳴聲外,其動力響應卻沒有這般高調,緩慢踩下油門踏板輕快酣暢的加速感受隨之而來,相比內心中期待的推背感,M40i儼然一副大排量車型應有的表現(xiàn)或許會讓人失望。伴隨油門踏板繼續(xù)深入,加速力道線性提升絲毫沒有“性能車”的暴躁感,寬廣的峰值扭矩輸出平臺,保障變速箱無需降擋也能保持提速狀態(tài),稍不留神時速表指針便會劃過120km/h限速。雖然動力數(shù)值和M2相近,但在四驅系統(tǒng)加持下整車重量已高出不少,而加速時的爆發(fā)力和持續(xù)表現(xiàn)足以讓人將這些拋之腦后,如此看來該車確實值得肯定。而切換至運動模式,發(fā)動機對油門的響應更加積極,排氣管低沉且略帶亢暴躁的呼喊,仿佛千軍萬馬正期待一聲令下,油門過半變速箱降擋拉高轉速和身體后傾的動作保持同步,即便HUD顯示器中的時速已過百,但洶涌澎湃的加速感卻沒有一絲衰竭,而腳下對于油門踏板稍加用力,更高的聲浪便會嚇退周邊車輛。這就是它的全部實力?遠不止如此,稍顯緊繃的動力,只是一改閑庭信步的行駛狀態(tài)。

對于初嘗強大動力的人而言M40i已經(jīng)足夠暴躁,但一腳油門到底才能揭露它的真面目,伴隨轉速表指針逼近紅線區(qū),周遭的空氣好像被這臺6缸發(fā)動機瞬間吸干,出人預料的推背感迫使駕駛員緊握方向盤,此時動力線性且源源不斷的傳遞至車輪,力道之強甚至不輸V8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更加喜出望外的則是通過撥片不斷降擋,變速箱只是迅速執(zhí)行毫無怨言。切換至SPORT+模式后,由于行車電腦將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關閉,在卸下“枷鎖”后的N55驅動下,M40i不僅對油門響應更加機敏,整車動態(tài)表現(xiàn)也更為靈活,迫使駕駛員時刻神經(jīng)緊繃。

不只是動力表現(xiàn),M40i的懸掛感受同樣在預料之外,談到運動和性能恐怕堅若磐石的底盤才是絕配,但在寶馬工程師看來并非如此。面對地面坑洼起伏,處理干脆利落不在話下,然而傳遞至車內的震動卻遠不如任何一款寶馬轎車那般直接,即便是碾過井蓋所產(chǎn)生的沖擊,也不會讓人后悔沒有提前減速。針對普通家用車來說表現(xiàn)已經(jīng)足夠優(yōu)秀,而對于身披M鎧甲的家伙彎道才是考場,過彎時緩慢加油四驅系統(tǒng)會自行分配驅動力,甚至不必關注自己的“走線”,也能夠以較高的車速通過,韌性十足的懸掛系統(tǒng)僅保留些許重心轉移之感。即便是連續(xù)S彎,車身響應速度也不會因SUV車型的高重心而產(chǎn)生一絲延遲,哪怕緊急制動時的點頭效應也被抑制得微乎其微。M40i不但身手矯健,還能夠兼顧日常駕乘舒適性,其功底可見一般。

排在動力和底盤表現(xiàn)之后,最受矚目的恐怕就是轉向表現(xiàn)了,大小適中且握感厚實的方向盤難免會讓人浮想聯(lián)翩。低速轉向時M40i的回饋力度并不沉重,與腦海中的運動車型似乎有些出入,不過心情愉悅的駛過多個彎角后,其迅捷的回正響應,展現(xiàn)出寶馬應有的面貌。指向性表現(xiàn)在精準、靈敏之余,卻沒有任何犀利感,并線或轉過盤橋彎時車隨人動沒有任何遲疑,而在運動模式下更加緊繃的回饋力度,在追求操控樂趣的同時駕駛員不會產(chǎn)生絲毫不安。

與之相輔相成的強大制動系統(tǒng),也是駕駛員建立信心的關鍵所在,較之曾經(jīng)試駕過的寶馬車型,粘腳就有的制動力維持了家族傳統(tǒng),正如前文所介紹過的,懸掛優(yōu)異的支撐性在剎車踏板過半后,時速表指針快速滑落且沒有讓人厭煩的點頭效應。更值得一提的,便是伴隨踏板深入制動力線性提升,剎車力度能夠“按需提供”令人印象深刻。最后談到的便是該車隔音效果了,想要靜若止水不太可能,況且對于兼顧舒適通勤和熱血奔跑的車型,能夠伴隨美妙的音樂和排氣聲浪一同前行,隔音效果如何還重要嗎?

空間:與想象判若兩然

得益于該車的SUV造型,我們身高180cm的體驗者在前排擁有一拳加三指余量,表現(xiàn)非常可觀壓抑感更是無從談起。帶有手動長度調節(jié)的腿部支撐保證了駕乘舒適性,兩側“護翼”能夠將駕駛員夾在座椅中間,以抵抗過彎時的離心力。

當然早在寶馬X6問市之初受溜背車頂影響,后排乘客的頭部空間便成為了一大槽點,以至于推出X4后依舊頗有微詞。不過實際表現(xiàn)遠比預期理想,頭部空間一拳有余足夠滿足消費者的日常需求,由于前排座椅背面帶有凹槽,腿部富余能夠輕松達到三指,不算寬敞但為乘客提供舒適的坐姿沒有問題,而且兩側坐墊采用內凹設計,使后排同樣擁有優(yōu)于同級的側向支撐表現(xiàn)。

正如試駕感受所述,M40i沒有像純粹的M系列那樣對運動有著一絲偏執(zhí),相反提供強勁動力的同時,也照顧到了日常食用的便利性。譬如其車內門把手采用非貫通設計,長度足以容納一部iPhone6,而下方的儲物槽容積更是位居同級前列,重點在于其內部帶有隔段和圓形凹槽,礦泉水瓶遠不足以將其填滿,且與上方車門扶手的重疊度可以忽略不計,設計簡單實用。

中控臺下方帶有兩個杯架,借助其采用可推拉式蓋板設計,關閉后則可呈現(xiàn)出兩個置物平臺,放置手機或錢包等物品易如反掌。中央扶手箱深度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但開口較大將飲料瓶臥入其中,甚至無需按照對角線碼放。手套箱內部寬度足以同時盛放飲料瓶和煙灰缸,面對瑣碎的雜物更是毫無壓力。

中央扶手箱后部帶有能夠盛放手機的儲物槽,后排扶手上提供有杯架打開蓋板后還能起到限位功效,在靠背的凹槽內隱藏有拉手,且座椅采用4:2:4設計,可將中間部分放倒便于拿取后備箱中的物品。

由于采用溜背式車頂造型,削弱后備箱的儲物高度在所難免,不過其仍然擁有500L的可觀容積,將后排靠背放倒后能夠擴充至1400L,加之后尾門開口大于常規(guī)的SUV車型,對于該車而言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并且提供了電動感應功能,瘋狂購物后僅需用腳掃過后保險杠即可開啟后尾門,關閉時更無須擔心“夠不到”。此外,后備箱兩側分別提供了掛鉤和儲物槽,能夠避免行李在行車過程中發(fā)生磕碰,12V電源接口為日常使用提供了便利。

安全:配置全面

理性的追求駕馭樂趣就不能忽視安全配置,M40i標配6個安全氣囊,在碰撞無法避免時能夠最大限度減小車內人員受到的傷害,而車身穩(wěn)定控制系統(tǒng)對于駕馭這臺鋼炮SUV也必不可少,加之其提供陡坡緩降控制系統(tǒng),在享受操控和動力之余,遇到險峻路況也能夠有備無患。不過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或許是倒車影像功能,其中的隨動輔助線可幫助駕駛員拿捏車輛行進方向,遇到障礙物時,矩形影像更易引起注意。

總結:

從一名編輯的角度出發(fā),M Performance或許不及真正的MSPORT那般令人熱血沸騰,即便是寶馬X4中的最強型號M40i,在強調強悍動力和操控性的同時,也沒有將駕乘感受和日常實用性拋之腦后。誠然,它確實不夠純粹也不夠犀利,但它依舊能夠獲得小編和同事們的認同,正如文章標題,假如我是一名熱愛駕馭樂趣,卻又必須向家庭、日常通勤及社會地位妥協(xié),那么M40i最合適不過,作為同級中最具操控快感且能夠兼顧舒適性的車型,值得為它執(zhí)著,N55經(jīng)過強化加之匹配采埃孚的8AT變速箱,搭配精準靈活但絕不犀利到讓人捏把汗的轉向系統(tǒng),能夠拒絕它的就只有售價因素了。

收藏

2016-11-17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注的部落

登錄關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