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片的測試
評論不能帶圖,也是醉了………這里來說一下,這個剎車片的測試,從技術層面,盡量無聊的科普一下。
1.這個標準是GB5763,也就是國標強制性標準。首先,標準的概念是,誰來了都要一模一樣的按他說的做,一視同仁。也就是說,昨天三鹿不按標準做奶粉,他就要去死。這不是說三路能跳出來說我記得你這個標準不行,我不執(zhí)行。三鹿說了不算、雀巢說了也不算。誰不想執(zhí)行可以不執(zhí)行,走出市場,從外面把門帶上;什么叫強制性標準,就是說你必須執(zhí)行,沒得商量。GB/T是國家推薦標準,還有部標、廠標,和工業(yè)界的執(zhí)行問題,這個不科普了。所以該標準中寫明了,只有5.3、5.4章節(jié)為強制性,這是放松了考核的意思,等于是送分題好嗎;
2. 摩擦系數(shù)和剪切力這兩章正好是強制性章節(jié),必須執(zhí)行!截圖就看圖片(不要提版權問題,找百度去)簡單翻譯成人話就是在室溫下測試他,他要滿足偏差范圍內的摩擦系數(shù),升高一點溫度,比如200度,再測,還要滿足,一直到350度,都必!須!滿!足!一個地方不滿足,報告上就是fail。標準解釋完了,下面讓大家淡定一下。個人經(jīng)歷過的拿供應商東西去測試,從國內雜牌到業(yè)內知名,出現(xiàn)不合格品本就是生產(chǎn)過程中的一個大家不愿意看見、但又是真實情況的情況。沒有不合格品,才要去想是不是我的標準、測試方法有問題?why so lucky?質檢總局其實也成天干這一類的事兒,只不過這次有個幫腔的而已。在儀器校準、測試流程符合標準的情況下,這次的測試結果在技術上是沒什么太多好異議的。再讓大家不淡定一下:這是一個傳媒的技術問題。舉一個栗子,一篇文章說測試結果合格,瀏覽量大概是10,然后9個罵收錢;說測試結果國產(chǎn)大部分不合格,瀏覽量大概是100,30個罵收錢,50個罵國產(chǎn)質量差;說測試結果進口大部分不合格,瀏覽量1000,沒人罵收錢,700個罵進口坑人,但是900個人感覺的進口產(chǎn)品質量好的概念被顛覆,其中還有500個轉發(fā)了朋友圈。俗稱:搞個大新聞。再看不懂的再說一句結論:不是說他結果是、新聞是假,而是說在技術上如何抓住機會搞個大新聞。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