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話:“我不搭你白了。”記得在韓國發(fā)現(xiàn)的明朝孤本小說《型世言》的第三回“悍婦計去孀姑,孝子生還老母”,寫那個女子每日沒事,就到門前與街坊鄰居“白話”??梢姟鞍住本褪情e聊的意思。“搭白”就是和對方聊天說話。崇州這個詞語深得古意。成都話說去哪兒的“去”,說的是“切”;而崇州話卻說的是“即”,如“你到哪兒即?”“即”在古漢語中有“到達”“接近”的意思,今天遺留有成語“若即若離”。崇州話最有意思的是問別人:“你在搞扭(此處念niang)兒?”意思是:“你在干什么?”外地朋友常聽成:“你在搞妞兒?”因此忍俊不禁。實際上不是“搞妞兒”,而是“搞啥端倪”的兒化音?!澳摺笔恰岸四摺钡暮喕肚f子·大宗師》有句“不知端倪”。崇州話把“呻吟”說成是“呻喚”,見《百喻經(jīng)·人說王縱暴喻》:“夜中呻喚,甚大苦惱?!背缰菰挵选皬N房”說成是“灶門前”,《墨子》中說“五步一灶,灶門有爐炭?!薄段饔斡洝返诎耸幕亍半y滅伽持圓大覺,法王成正體天然”:“八戒聽說道:‘造化,造化!老豬的買賣到了!等我看著鍋吃飽了飯,灶門前睡他娘!’”“灶門前”比“廚房”的說法更古雅。崇州話說:“你在斗賽哦?!辈煌恼Z境,“斗賽”可理解為:“開玩笑”“鬧著玩”“故意夸張”等意思。唐代詩人張籍的《江村行》:“一年耕種長苦辛,田熟家家將賽神。”寫的是古代江南拜斗賽神的風俗。賽神又稱“拜斗”。“斗賽”就是指這種故意的夸張行為。崇州話說一個人傻時,說的是“憨”,江南說的是“呆”,成都說的是“瓜”,北京說的是“傻”?!都t樓夢》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藥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通俗小說總目提要》“玉嬌麗”篇:“西門慶則一呆憨男子”,可見古人常說的只是“憨”和“呆”。今天很多年輕人以為北京話罵人的“傻*”很時髦,盲目學之,忘掉了“憨”,只學會傻,丟掉了文化傳統(tǒng),還以為時尚,真是可嘆可惜。 其實,在大成都這片土地上,崇大邛新都雙一帶的方言都有相通之處,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和樂山眉山一帶都有許多方言土語相似相同。完全不同于軟綿綿,娘娘腔之成都話少了許多經(jīng)典方言土語,我們說起這些詞他們居然聽球不懂,真是太憨了哈!崇州的方言詞語無論稱謂、土語還是地方歇后語大體上和四川方言吻合,但發(fā)音較快。這里例舉部分有代表性的,省外的朋友,如果到崇州作客,用餐時聽到"使勁整"之類的可別納悶哦,它的意思是"請別客氣"...... 最引以為自豪的方言是"表(不要)",在如今的網(wǎng)絡世界中已經(jīng)得到廣泛應用巴適:很好、不錯。 落教:夠朋友。 撇脫:干脆、爽快。 通臺:通情達理。 難衛(wèi):麻煩、謝謝(某人)。 煞擱:(賣、用)完了。 不存在:別客氣、不要緊。 硬火、硬帚:過得硬、名副其實。 舒氣:稱贊某人長得漂亮或帥。 九斗碗:一般指人很多的宴席。 港:能手、能人。 榻榻:地方。 啥子:什么。 里扯火:不可靠、不講信用。 散壇子:開玩笑。 扯拐:不講理。 卷人:罵人。 游倒起:慢慢來。 噴痰:發(fā)怒。 挖連、酸湯:羅嗦。 懸火:危險、沒把握。 不張:不理睬。 勞前:一共,只有。 洋盤:華而不實。 白火石:低能的人。 歪:不正當?shù)娜嘶蚴隆?湯水:難度大。 日火:厲害日踏:失敗,完了背(雞兒)時:活該 外先:外面油碗來:驚訝算求:算了戳脫:完蛋 游wer吶:哇(表示驚訝)活寶長(讀zhang):白癡,笨蛋哈戳戳:(同上) 哈(雞兒):(同上) 吃欺頭:白吃一頓蚤雞板兒:討厭,侵略性強的人瘟商:倒霉的人來格寶:蟾蜍丁丁貓兒:蜻蜓各里各答:說不清楚的外地方言,不光滑非沸:好動見(雞兒)不得:不想看到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