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曾經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十年前,北京長安街在復興門和建國門各有一塊綠色的牌子,內容大致是“兩廂車和吉普禁止駛入長安街”,時任北京吉普汽車副總的童志遠向媒體叫屈“吉普是一家公司的注冊商標,怎么也當做車型禁行呢?事實上,我們生產的車是SUV,也叫多功能運動型車。”這是我第一次聽到SUV的名稱。當時,單位一位女同事也想買童總公司生產的吉普2500,她問銷售員“你們的兩驅車和四驅車有什么區(qū)別啊,是不是一個兩排座,一個四排座?”銷售員拿眼一瞪“你當我們是小巴了!”就在同一年,美國福特針對亞洲市場開發(fā)出第一代翼虎(Escape)SUV,相對于北美傳統(tǒng)的全尺寸SUV,小一些的翼虎更適合亞洲市場。只是出于對中國人的認知有顧慮,幾年后福特才把它拿到中國。
那個時候恐怕誰也不會想到,今天的SUV受到中國人如此熱烈的歡迎,幾乎多數換車的人都把目光瞄準了這種高底盤、大功率的家伙,而且大家都能對這種車品頭論足一番,比如誰的空間更大、油耗更低、配置更高,誰能最不費力地開出北京新東方廣場坡度很陡的地庫。不過,這也加大了我們進行國內首次SUV可靠性調查的難度。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在中國汽車質量網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下,足夠多的用戶作出了他們的選擇。我們在10月期雜志中將首次公布國內43款主流SUV的全部故障率和可靠性調查結果。
從調查來看,中國人最在意SUV的安全、可靠、強勁的動力和大空間,同樣也是企業(yè)追求的目標,平均一百臺SUV車發(fā)生了225個故障,比主流家轎要好,但低于中高級車的成績。雷克薩斯摘得總分第一,日系車整體均衡的表現與它們在北美市場的成績大體相同;歐系進口車在故障率表現方面獲得了國內用戶更多肯定;韓系兩款SUV滿意度進入第一陣營說明了它們的進步;相對而言,自主品牌雖然在空調和轉向、操控等方面偶有亮點,但總體故障率(PPT319)仍然與平均值有較大差距。相比普通轎車用戶對自主品牌的寬容,SUV用戶顯然對自主品牌投射出更加嚴格的目光,這有利于中國制造的成長。
下一個十年的SUV將非常不同,節(jié)約和環(huán)保已經不再是掛在人們嘴角用來彰顯品位的虛詞,危機面前人們會作出必要的選擇,把油老虎鎖在倉庫里,開一臺電動車出門。在這種情況下,具有更高機動性、通過性和安全性的SUV何去何從呢?在底特律,我曾經開過一臺雪佛蘭TAHO牌的混合動力SUV,據稱其油耗可以比汽油車省15%,這吸引不了我;在上海,我曾經試過一臺大眾途銳牌的混合動力SUV,其動力更強、油耗則可以省到30%,但價格超過100萬,這同樣會嚇住我??磥?,更清潔、更便宜的SUV要過些時候才能見到了,也許我們需要另一個十年來等待。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