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guān)注920人

+關(guān)注
話題

南京瞻園(1)

瞻園距俺住的賓館很近,走過去也就十分鐘。去之前,覺得就一小園子,很快就逛出來了。沒想到,這一進去,竟然逛了兩個多小時。

位于南京城南瞻?路。坐北朝南,縱深127米,東西寬123米,總面積15621平方米。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瞻園也是南京僅存的一組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典園林建筑群,與無錫寄暢園、蘇州拙政園和留園并稱為“江南四大名園”。

瞻園原系明代開國元勛中山王徐達府邸之西圃,經(jīng)徐氏七世、八世、九世三代人修繕與擴建,至萬歷年間已初具規(guī)模。清順治二年(1645)該園成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帝巡視江南,曾駐蹕此園,并御題“瞻園”匾額。太平天國時,瞻園先后為東王楊秀清府、夏官副丞相賴漢英衙?和幼西王蕭友和府。清同治三年,清軍奪取天京,該園毀于兵燹。同治四年(1865)、光緒二十九年(1903),瞻園兩度重修,但已非原園景況。民國時,江蘇省長公署等政府機關(guān)曾設(shè)園內(nèi)。瞻園歷經(jīng)侵削,范圍日狹,花木凋零,峰石徙散,雖曾幾度修葺,均不能制其圮落。1958年,中共南京市委書記彭沖指示重修瞻園。同年修繕工作開始,一期工程為修建瞻園西部。歷時6年,用太湖石1800噸,使瞻園面貌一新。1985年二期工程上馬,1987年竣工。共增園林面積近4000平方米,修建樓臺亭閣13間,建筑面積2882平方米。擴建后的瞻園,東西二園合一,其山水布局既保留了明清園林風格,又汲取現(xiàn)代南北方造園藝術(shù)精華,形成兼容并蓄之特色。園內(nèi)有喬灌木810株,竹類面積400平方米。

瞻園分東西兩個部分,大門在東半部,大門上懸一大匾書“金陵第一園”,字系趙樸初所題。

太平天國浮雕。

瞻園的東半部多用作展覽,“太平天國歷史陳列”幾個大字為郭沫若題寫。展室主要陳列文物有天父上帝玉璽、天王皇袍、忠王金冠、大旗、寶劍、石槽等300多件,總陳列面積約1200平方米。該館現(xiàn)已收集到太平天國文物1600余件,其中有42件一級文物。

西半部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園內(nèi)古建筑有一覽閣、花籃廳、致爽軒、迎翠軒及曲折環(huán)繞的回廊,這些建筑和回廊把整個瞻園分成5個小庭院和一個主園。靜妙堂位于主園中部,三面環(huán)水,一面依陸,堂之南北各有一座假山,水是相通的,西邊假山上還有歲寒亭一座。

地上的磚,按“人”字排列,人走在上面,有“人上人”的意思。

收藏

2012-12-25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guān)注的部落

登錄關(guān)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