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CX-5 3500km心得
去年7月份廣州第一次限牌搖號,有幸中獎,在買與不買間掙扎許久。決定買車之后,又為買哪個SUV掙扎許久。一開始一心一意想入手途觀,無奈神車加價,不爽之余又在網上看到許多負面評價,加上周圍同事對大眾車小毛病的抱怨,遂作罷。本來決意依大勢不買日貨,但指南者、科雷傲、3008、科帕奇、納智捷等等一溜看下來,各有特色,也各有弊病。最后還是不得不承認日本車的口碑以及實用性,最終CX-5戰(zhàn)勝了12款森林人。
去年12月份入手的CX-5,廣州車展上下的單,現金減2000,送500塊加油卡和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等車大約1個月。如今2個多月過去,里程接近3500,基本覺得上手了,就開始試著學一個老手感受這部車的細節(jié),林林總總,大約如下。
首先說外在的。
外觀上馬自達的魂動設計還是比較成功的,車身線條簡約而不失氣度,除了我自己喜歡,周圍的男女老少都給予正面評價,一致認為這個車顯得年輕有活力,適合20多歲的年輕人。只是部分人(我媽以及我女朋友)覺得白色比黑色更顯氣派,但本人偏好黑色,在我的一再堅持下最終捍衛(wèi)了男權。
內飾方面,做工精細,表盤顯示一目了然,中控布局合理,各種開關使用簡便,用熟之后相當順手。唯一不足之處在于時鐘的設計,位于中控中下方左側,行駛中看時間必須低頭,視線必須離開路面,且可能被握方向盤的右手擋住,稍有不便。
前排座椅包裹性不錯,靠背及腰托設計合理,駕駛座前端支撐大腿部分可調節(jié)傾斜角度,有效防止右腳麻痹,長途開車不怎么需要調整坐姿。后排空間不算大,但兩拳距離沒問題,座椅舒適性也不錯,個人感覺甚至優(yōu)于凱美瑞。不足之處在于沒有后排出風口,后排制冷效果略微遜色。
還有一點值得表揚,那就是作為一輛新車,基本沒有異味,很難得。
接著說說行車感受。
行車視野比較開闊,A柱設計合理,轉彎時盲區(qū)較小。后窗開口較高,夜間視野有盲區(qū),后車如是轎車且跟車較緊則完全看不見其車燈,如果周圍光線不足或后面有車開遠光燈,就很難看清身后是否藏著一輛車。還有一個問題,CX-5尾燈從兩側后視鏡無法看到,夜間周圍較暗時從后視鏡中比較難判斷哪里是車尾,在倒車時有點不便(這可能是黑色車才會有的問題)。
隔音方面,這是CX-5的強項,玻璃一關,車內車外是兩個世界,甚至連發(fā)動機的聲音也很好地隔絕。下班了堵在城里,只要關上玻璃打開音樂,沒有覺得這是在堵車,反倒是一種放松,很享受。不過在高速上,車速上到80以上,胎噪風噪會開始明顯,感覺上要大過凱美瑞和邁騰等轎車。
底盤、懸掛應該是屬于偏硬朗的,低速時過坎感覺比轎車震動幅度大,但聲音聽起來很堅實,還有可能因為重心較高,路面不平整而產生的搖動幅度也要大于轎車。但本人沒有不適的感覺,反而覺得更有開車的體驗,可能會暈車的乘客就不大喜歡了。這塊由于不是很懂,不多加評論。
CX-5油門、剎車、轉向這三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做的都比較好,沒有感覺到虛位,且變化程度比較線性,很容易上手。特別是在市區(qū)擁堵路段,走走停停都能恰到好處,不用刻意控制油門和剎車,不會出現油門過頭或急剎車的動作,操作起來得心應手。
動力方面2.0的自然吸氣不是特別突出,但作為普通家庭用車應該是夠用的,高速上140或者日常的坡路都沒問題。但是感覺這車低轉速時扭矩比較一般,也可能是我習慣溫柔對待油門,感覺起步及提速較慢,爆發(fā)力偏弱。不過在高速上試過40km/h的時候給地板油,轉速瞬間從1500左右飆升到4000左右,有明顯推背感,發(fā)動機開始有馬自達“zoom-zoom”的呼嘯。還有一次也是在高速,定速巡航110km/h上坡,繼續(xù)按提速,瞬間連降2檔,轉速從2200左右也是飆到4000出頭,速度輕松到接近130km/h,沒有再加速。
變速箱的好壞我也不是很懂,但在起步階段感覺檔位會跳的比其他車積極一點,而大油門時的換擋反應明顯比大眾的DSG要慢一點,日常行駛沒什么特別的感覺。
還有就是油耗。
目前走了3483km,其中約有2300的高速,其余的1200多大概有3成是快速路,其他的就是廣州城內的龜速路,最初的一箱油93#,后面全程97#。按行車電腦的數據,目前總油耗是7.7L/100km,平均時速36km/h。
春節(jié)期間專門算了高速油耗。第一程廣州-深圳-潮州,乘員3人,后備箱滿載,期間在惠深沿海高速深圳段堵車2小時左右(龜速),深汕高速西段慢(40-70km/h),全程花了10個小時,581km,44.42L,平均7.65L/100km。第二程潮州-廣州-深圳,乘員2人,除后備箱滿載外后座還有行李箱,總載重與第一程應該差不多,全程順暢,約7個半小時,645km,45.88L,平均7.11L/100km。
同時還記錄了定速巡航的瞬時油耗。時速90,發(fā)動機1800轉左右,瞬時油耗6.3;時速100,發(fā)動機2000轉,瞬時油耗6.0;時速110,發(fā)動機2200轉左右,瞬時油耗6.5;時速120,發(fā)動機2500轉左右,瞬時油耗介于7-8之間,有好幾個數值。在取數的時候盡量選平整的直路,但不同路段總是有不同,誤差在所難免,數據僅供參考。
最后說說CX-5的特別之處。
首先是i-stop自動啟停功能,算是一個顯著的亮點,畢竟創(chuàng)馳藍天的東西是看不到的。一開始擔心發(fā)動機頻繁啟停會有損傷,但經過新車評的各位大神解惑,再加上摸索出了竅門,現在是放心大膽的用上了。不管能省多少油,至少我排放的廢氣少一點。
其次是13:1的壓縮比,亮點不是不是在多省油多給力,而是在冷車啟動時的呼嘯。冷車點火,發(fā)動機會自動上到1500轉,伴隨著巨大的“zoom-zoom”聲,持續(xù)10幾20秒,之后恢復平穩(wěn)。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被嚇到,甚至嚇到了洗車房的老板。
第三應該是稀有吧。廣州兩家4s賣到斷貨,連展車都被買走了,但目前我只在路上看到過一次別人家的CX-5。不過這也是暫時的,國產之后應該會多起來的。
最后的最后,我沒有寫過車評,也不會寫車評,這篇東西只是一個汽車小白在開車一段時間后的心得,希望跟新車評網的大神好好交流,學點經驗。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