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最常見的原因是“沒有原因”的堵車。
特殊狀況和原因,@夏曼迪已經(jīng)列的比較全面了。不過實際上在沒有交通事故,沒有特殊情況的時候,仍然會有幽靈堵塞現(xiàn)象(phantom trafficjam)發(fā)生,就是大家通常遇到的,看著前頭堵車了,但是開過堵車的地帶發(fā)現(xiàn)沒有并什么特殊狀況。也就是沒有特殊原因的堵車。
這種堵車發(fā)生的原因是當車流比較飽和的時候,實際上大家都勻速前進這個狀態(tài)是非常不穩(wěn)定的。只要有一點兒擾動(@夏曼迪)講的任何原因之一,前方的司機變道或者踩一腳剎車,就會立即造成后方車輛依次做出連鎖反應,然后形成一個虛擬的堵車點,這個堵車點會堆積大量車,然后逐漸蔓延到很遠的后方。
這是一個交通事故(可以是任何別的原因),造成第一輛車暫時停下來。
當這事故現(xiàn)場清理干凈以后,后面的車仍然需要依次加速離開。
后方的車看到的情況就是,沒有任何異常情況啊,為什么大家都停在這里。而從更宏觀的角度,我們會看到路上有一個“擁堵帶”,在逐漸向后方移動。取決于車輛密度,這個擁堵帶有可能會越長越大,然后就永久地呆在那里,直到車輛稀少以后才會逐漸消失。
名古屋大學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很多輛車排成一個圈,先開始排在一定間隔,然后要求各個司機盡可能勻速繞圈行駛。
盡管司機們知道這是實驗,并盡可能勻速并保持和前車適當距離。隨著時間推,出現(xiàn)了細小的擾動,有的車和前車距離縮短了,并踩了剎車——再過一段時間這個擾動放大了,最終還是發(fā)生了交通擁堵。如上圖所示。
解決這種沒有原因的堵車,說起來非常很簡單——只要每位司機都保持和前車足夠距離。前車剎車時,后車也溫柔地踩剎車,前車加速時,后車也立即加速(車和車之間的空間保持相對固定)。顯然這是個執(zhí)行起來很困難的建議,因為人反應起來都有延遲,更要命的是,總有那么一小撮人很不守規(guī)矩,喜歡離前車非常近——最后的結果就是他由于反應延遲,當前車踩剎車時,他由于延遲拉近了和前車的距離,因此需要加倍用力地踩剎車才能把速度更快地降下來才能保持安全車距,他后面的車則需要更加倍地用力踩剎車……最終的結果,或者有幾輛車幾乎停了下來,或者發(fā)生了交通事故,于是就發(fā)生了幽靈堵車甚至真實的堵車。
這實際上是一個蠻有意思的現(xiàn)象,少數(shù)人極輕微的“違法”可以迅速毀掉一個組織良好的“隊伍”前進的步伐。盡管這少數(shù)人甚至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會產(chǎn)生這么大的危害。
在此,也有一個倡議,諸位知友在快速路/高速公路駕車時,不妨試試和前車拉開多一點距離,盡量以均勻的速度駕駛,你會發(fā)現(xiàn)你其實很少需要急加減速,前車加減速產(chǎn)生的擾動會被你的距離給抹平掉。如果大家都能這么做,地球也會更綠色一點。
下面MIT的鏈接有些描述這現(xiàn)象的動畫,有興趣可以看看。
Formationof a 'phantom traffic jam
http://video.mit.edu/watch/formation-of-a-phantom-traffic-jam-8152/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