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個聲明:本文提到了寶馬X5、標致408,也許還有雪鐵龍世嘉或者其他什么車,
我并不是要拿這些車去比較,只是調(diào)侃調(diào)侃,
說說本車,速銳……蓋中蓋版本,1.5L自吸發(fā)動機,手動檔,
常見故障:
高壓油管共振——
我一直沒聽到,不知道存不存在這個問題。
但是我還是想換了,萬一以后出問題了呢?
關于這個問題,屢次向4S提起,4S的意思是,都沒發(fā)現(xiàn)問題,他們不能換,我覺得吧,官方就不能自覺一點,主動給換了?
高轉(zhuǎn)速或者高速度共振——
我的共振區(qū)是89-92碼左右,去4S換了右邊的半軸,4S的說法是,原廠設計問題,
所以基本原廠就加了一個減震墊,拆下來半軸上面果然套著一圈東西,
換了半軸過后,有所改善,細心感受,還是找得到共振的感覺,4S對此,表示無解,我想,比亞迪官方是時候給個答案了
加工精度問題:
剛提車的時候駕駛位的小儲物箱彈簧掉過,就是第一次坐進車的時候,彈簧隨著我的落座,一起彈了下來……
副駕位手套箱下面的擋板掉過,自己裝回去了,
駕駛位的車門調(diào)過間隙,不然岔開一條縫,處女座會很難受的,還好我不是處女座。
然后就是開門把手完全找不到高端洋氣上檔次的感覺,松松垮垮,木有手感?。。?!
至于關門的聲音……自從奧迪多年前那個關門聲的廣告出來以后,關門聲就成為了汽車品質(zhì)的代言人,
網(wǎng)友們自己加密封條據(jù)說可以相當優(yōu)良的解決這個問題……
我只能告訴官方,親,你該去某寶下訂單了哦,親~~~~~
發(fā)動機:
1.5VVL自吸,動力響應基本上比較及時,畢竟手動檔嘛,不會有AT那種延遲,印象里面手動檔都這樣。。。
平原完全夠用,上山就惱火了,陡坡必須關掉空調(diào)……空調(diào)比拉幾個人還TMD費動力。
關于發(fā)動機聲音,只能說一般般了,談不上很難聽,也沒覺得好聽,但,高轉(zhuǎn)速下,那個聲音,嘖嘖,總感覺有雜質(zhì),
也不知道是不是油質(zhì)問題,反正不是很爽。
說說油耗,我一般加檔略遲,2500轉(zhuǎn)加檔,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喜歡動力強一點的感覺,開車最重要的是讓自己舒爽,不是么?
第二,避免積炭,國內(nèi)的油質(zhì),你懂的,反正我不是很有信心,
順便說一句,關于93號油、97號油,很多人有誤區(qū),認為高標號的油質(zhì)量好,動力強,
其實標號跟品質(zhì)無關,跟動力無關,只跟辛烷值有關,辛烷值關系燃燒的抗爆性。
一般來說,高標號油適用于高壓縮比的發(fā)動機,所以需要更好的抗爆性,
而更高的壓縮比可以給發(fā)動機更好的動力,這也許是有人誤認為高標號的油動力更強的原因,
我只能說,那是因為人家發(fā)動機更牛叉……
而更牛叉的發(fā)動機一般都是放在豪華車里面的,所以又有一個誤區(qū),那就是高標號的油更好,理由就是豪車都加97……
我只能說那還是因為人家的發(fā)動機更牛叉,必須要97才能高潮。。。。。
第三,我的累計油耗表顯7,最高到過9,最低到過4,也談不上有多高……
第四,看了本貼的人兒,不要再說自己車車肉,不管是不是速銳……QQ都可以開飛車,重點在于你這輩子踩過底板油嗎?
變速箱:
手動變速箱沒啥好說的,談不上有啥子出彩的地方,要說缺點的話,檔位感確實不如某些神車,木有那種清晰感、吸入感……
吸入感。。。嗯嗯,很好很需要,很黃很暴力的感覺。。。。
說說手動檔跟自動檔……這個車車是手動檔,年輕的時候開車就習慣了手動檔,
有人開過以前的東風貨車么?我不幸練過幾次,那個檔位,嘖嘖嘖,我想不會有人找得到“手動的樂趣”……
也開過好些車的自動檔,而且某些車……好吧,就是朋友們的標致和世嘉,都是4速AT,是的,他們都是4AT,
就是那款“名震四海”的4AT!?。?/p>
平時朋友就抱怨變速箱反應遲鈍,不夠智能,想提速了,它卻升擋了。。。
上次開朋友的世嘉走雅西高速,高海拔區(qū),空調(diào),滿載,我直接底板油,半天才開始降檔,然后把轉(zhuǎn)速拉到4500轉(zhuǎn),碼表才到100……
當然這也有發(fā)動機的原因,但一路上,感覺4速變速箱確實不夠用,AT還是6速好啊。。。
理性的說,AT真的很方便,很輕松,尤其是在城市里面,但,真的缺少一種對車的控制感,
也許這并不重要,但是我真的很希望自動檔的手動模式能夠彪悍一些,
最好可以媲美手動檔,既能夠獲得自動的方便,又能兼顧手動的控制感……
但是,AT的手動模式,真的讓人很失望,至少法系4AT讓我失望,還沒試過雙離合的手動模式……誰來評測一下?
剎車:
不得不說,我還比較滿意,中段比較帶力,中規(guī)中矩,不像我朋友的車(再次躺槍),剎車軟得要命,
不過這部剎車很糟糕的是,滿載情況下,剎車效果與輕載情況比起來差距太大了……
讓我很是懷念一個朋友的公司的X5~~~
這里說個笑話,平時開世嘉的朋友剛開始拿著公司的X5操練的時候,跟我聊天聊到車車,
他就感嘆,“尼瑪?shù)腦5剎車性能太好了,有一次前車急剎,我就跟著急剎,當時時速80碼,半米就站下來了”……
我還以為他是夸張的修飾,“80碼,半米……”
朋友很認真的告訴我,真的就是半米……我呆了半秒鐘,然后告訴他,這不可能??!
我也鄭重告訴他,以后這個事情不要拿出去說了,丟人現(xiàn)眼的,寶馬的各款車型,100碼剎車測試距離都應該在36-40米左右,
80碼,半米絕無可能,你究竟學過初中物理沒?這個G值你受得了嗎?
方向:
我想,這個價位的車,基本上談不上啥子所謂的“精確的指向性、指哪打哪”之類的,
當然,手感真心不行,明明是液壓助力,感覺卻像是電動助力的隔離感,太奇葩了。
總體上呢,也就這樣吧,還好不會在高速的時候太輕飄飄,
還有人提出方向會自動跑偏,我表示理解,這加工精度,我猜測方向跑偏跟導向輪總成加工精度有關系……
馬馬虎虎吧……我又開始懷念別人的X5了。。。。
懸掛:
第一、懸掛調(diào)校偏舒適性,偏軟,側(cè)傾時支撐較弱,所以,我認為速銳適合城市鋪裝道路,
偶爾也可以很好處理掉一些坑洼、減速帶什么的,跑山路就不行,支撐力度不夠,過彎信心不足。
第二、坐在前排跟坐在后排對懸掛完全是兩個車的感覺,尤其是開車的時候,覺得側(cè)傾、支撐、搖晃、減震、路面反饋等等,
就這個價位來說,還蠻不錯。但是,但是,一旦自己坐到后排去,我靠,貨運四輪車嗎?
后排談舒適度,只有在靜態(tài)測試的情況下,我只能安慰自己,為了價位,扭力梁是必須要選擇的,
你看,扭力梁又便宜,結(jié)構(gòu)簡單,還可以剩下空間給后排使用,讓我不爽的是,
為啥子人家某神車同樣是扭力梁,那個駕乘感受就完全不一樣?
所以說,廠家在調(diào)教功力、加工用料方面還得加強啊,
第三、急剎的時候點頭現(xiàn)象稍微嚴重了一點,這還是底盤支撐不給力
內(nèi)飾和配置:
內(nèi)飾談不上精致,尤其是居然木有使用軟性材料,讓我頓時失去了“高端洋氣上檔次”的感覺,持續(xù)失望中……
另外,全系標配真皮座椅,而且坐著也很舒服,長途行駛也可以,讓我很爽。。。。。不像X5座椅硬梆梆的。。。
順便吐槽一句,每次坐上朋友公司的X5,他就要炫耀X5的音響系統(tǒng),
就像他每次都要炫耀他世嘉車的自動巡航一樣……
尼瑪,我真心沒覺得X5的音響聽起來有神馬逆天的,很是平凡普通啊……
當然了,還是要比速銳好一些,尤其是比標致408好一些,
(如果有408的車主看到這一句,別打我,408音響差不是我說的,是一個408的車主自己抱怨的)。
再補充一句,現(xiàn)代伊蘭特車子不太出眾,但音響系統(tǒng)出乎我意料的出色。。。。。
(但愿不會有伊蘭特的車主看到“不太出眾”四個字)
需要稍微吐槽的是……那個后備箱的的開啟設備,好像是叫做啥扭力桿結(jié)構(gòu)神馬的,
總之就是很低端,很通俗,很金屬的設備,我很擔心它的金屬疲勞周期……
默默的看一看車庫旁邊別人的液壓桿,尼瑪?shù)模\心顯擺是吧?
安全:
相當重大的一個遺憾是,不是全系標配ESP……
我個人提出嚴肅的批評,根本就是吃果果的鄙視我們蓋中蓋黨……
是的,因為鈔票原因,本人木有配ESP……
我表示灰常遺憾,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對銷售說那幾個字:我要裝ESP……
如果可以用倒車雷達替換ESP,不加錢我也愿意,是的,重點是不加錢。。。。
我一個朋友(又是我朋友,對不起,這是第幾槍了?我相信你不會看到這個帖子的)在高速上有一次看見死狗,直接120碼急速變向,ESP救了他們兩口子一命,否則肯定側(cè)翻了。。。。
我表示贊揚,你當時選車選對了,全系標配的感覺,就是用心呵護的感覺。。。。
然后我默默的告訴自己,偶的車車木有ESP,偶的車車木有ESP!
再加上這種底盤調(diào)教,有啥情況必須先急剎,據(jù)說我的蓋中蓋車車也配了ABS和EBD,應當可以應付急剎……
不得不廣告一句,我擅長高速,更擅長急剎。。。。
然后回家去,把LD抓過來批評教育,下次在路上看見花花草草、死貓死狗的,不要忙著驚叫喚的,直接碾壓~~~
PS:前幾天LD坐在副駕,看見一只死狗的殘骸,猛地驚叫,導致本人很是呆頭呆腦的茫茫然急剎,幸虧沒被追尾。。。
安全氣囊就沒啥好說的了,我討厭看到他出頭的樣子。
提個建議,跑高速的時候,讓后排也系上安全帶吧,安全帶比氣囊管用……
只有安全帶才能保證你不會飛出去……我保證,沒有誰會喜歡肉體貼地飛行的。。。。。
順便悼念一下一位在車禍逝去的年輕同事……當時他駕車未系安全帶,單車事故,全車人都沒事兒,他一個人飛了出去。。。。
對了,后排座椅安全帶都是三點式的,三點式好啊……
還有人不喜歡三點式的么?
保養(yǎng)方面:
尼瑪?shù)模渌囕v比起來,我覺得保養(yǎng)里程太短了吧?我可是手舒,手舒??!尼瑪?shù)模藫Q個機油,機濾什么的,還有啥重大項目嗎?
如果不是底盤太矮了,我自己都可以趴下去給換了,我必須嚴重聲明,保養(yǎng)費貴了,太特么的貴了!
我決定了,等脫保了,我憋憋是要自己搞保養(yǎng)了,等著吧。。。。。。。
最后吐槽一下車窗升降,居然只有駕駛位的一鍵降落,還不能一鍵升起的,其他車窗通通不能一鍵升降,神馬的,我一直都不習慣……
之前開其他的車,印象里面都是帶一鍵升降的啊,我只能說官方的思維奇葩了。。。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