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夢伴我度歲月
我小的時候,汽車絕對是鳳毛麟角的東西。那時候最常見的轎車只有兩種:國產上海和進口蘇聯(lián)的伏爾加。和二戰(zhàn)影片中看到的汽車也差不了多少。個個笨乎乎圓乎乎的。每當汽車開進我們的大院,一群小孩便拼命在后邊跟著跑。因為誰也沒坐過小轎車,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小轎車的滋味。于是,不知什么時候,也不知是誰,把坐小轎車的感覺形容為“真自由兒”。那時,轎車并不是商品,而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老百姓對轎車毫無興趣,就像現(xiàn)在的社會,普通人對私人專用飛機毫無占有欲一樣。
上海轎車
第一次知道私人還能有轎車這事兒,是我從大人那里聽到的。一次,幾個大人議論,說是同一個樓住的王伯伯有美國親戚,家里有一臺多余的轎車。便把這臺車給王伯伯郵了過來。由于中國不允許私人擁有轎車。于是,國家把車充公了。作為補償,政府給了王伯伯十七萬人民幣。我當時聽了震驚不已。第一:十七萬真是天文數(shù)字。我算了一算,當教師的爸爸的工資每月56元。掙到十七萬需要二百五十三年! 王伯伯家有多富裕呀!第二:可惡的美帝國主義老百姓居然家里有汽車!要知道,在我童年的印象里,美國人民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哇!
為了驗證大人的話,看看王伯伯家是否真富裕,我趁沒人,悄悄溜進王伯伯家的廚房。我看到他家碗柜里有一摞摞的空罐頭盒。那時一般人家不可能隨便吃罐頭。于是,我斷定,王伯伯一定非常富有。大人們說的事兒是真的。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文化大革命結束了。接下來的幾年里,生活越來越好。一般人家都有了自行車。極個別人還買了摩托車。大多是濟南產的輕騎牌摩托車。比自行車粗壯一點,快一點。和現(xiàn)在的大摩托沒法比。由于摩托車的嘟嘟響聲,我們都叫它“屁驢子”。
進入八十年代,汽車的品牌逐漸多了起來。除了上海,伏爾加外,還有一批東歐進口的轎車,如波羅乃茲,斯柯達,拉達。大多被用來做出租車。私人轎車還是極為少見。主要是一些明星擁有。記得有一次看到雜志上的一篇文章,題目叫“看看明星們開什么車”,好像提到了趙本山,鞏俐等。他們當時的車也無外乎“拉達”之類的。但在那個年代,轎車仍是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東西。
拉達轎車
率先進入中國的西方車及日本車是上海與德國大眾合資的桑塔納,天津和日本合資的夏利,以及北京和美國合資的吉普切諾基。這幾種車在中國的老百姓眼里是何等的尊貴?。〔还廛囎鹳F,連開車的司機也尊貴。一來是“人隨車貴”。二來是需要用車的時候還得求人家。當時有句流行了多年的順口溜:“一有權,二有錢,三有聽診器,四有方向盤?!?那會兒誰要是有個蘇聯(lián)拉達就很好了。1.6的桑塔納絕對是好車。有一句話:“不管官多大,一律桑塔納?!焙髞硪恍┹^大的官兒開始坐2.0的一汽奧迪。老百姓那個羨慕哇!有一次我有機會坐奧迪2.6E。司機望著前面的桑塔納不屑一顧地說:這個小桑塔納還挺有勁兒!我當時不解:桑塔納很好哇!
記得當時我看到一篇海外華僑回國后寫的一篇見聞,文章提到國內的車很多是三缸小車夏利和四缸小車桑塔納。又覺得不明白,這些車挺好的,不小呀!
老桑塔納轎車
九十年代初的中國更加活躍起來。隨著進入關貿總協(xié)定的談判緊鑼密鼓地進行。各種媒體開始探討進口車大幅降價和中國人圓汽車夢的話題。普通百姓也不斷地談論關于車的話題了。但此時,一般人的收入離買車還差的很遠。比如,一臺桑塔納十六萬,夏利也在十萬左右。而普通人的工資一個月不到一千元。不僅如此,養(yǎng)車的費用也非常高,各種收費五花八門,據(jù)說有增容費,養(yǎng)路費,城市建設費,路橋費,高速公路建設費,檢車費等等。但盡管如此,隨著收入的快速增長,人們的汽車情節(jié)越來越濃.一些富裕且前衛(wèi)的人開始買車了。一天一個朋友到單位來看我,臨走時我要給他打出租車,他自豪地說:我自己有車,不用了。當他開著自己的長安奧拓微型離開時,我望著那車一臉的羨慕。這時,旁邊有個人指著另一臺車說:哥們,要開就開這樣的車才夠檔次!他指的那臺車是1.3排量的神龍富康。
神龍富康1.3升
世紀之交的移民大潮把我推到了加拿大。和千千萬萬的新移民一樣,我一頭扎進了打工,上學,找工作的經(jīng)典程序之中。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汽車夢不得不拋在腦后了。
但與此同時,萬里之遙,大洋彼岸的中國人的汽車夢開始真正實現(xiàn)了。進口的,合資和,國產的,五花八門的各種汽車一股腦的進入中國尋常百姓家。我的朋友有車了。我的同事有車了,我的親戚也有車了。什么寶來,奇瑞,奇駿……。很多都是從未聽到的名字。進入各種車的論壇,看到一篇篇的提車作業(yè),真是感慨萬分。
幾年后,我和太太都畢業(yè)了。找到了體面的工作,有了很好的收入。我們的汽車夢也實現(xiàn)了。
第一輛車是二手的,馬自達protégé,是馬自達3的前身。2.0發(fā)動機。9萬公里。八千加元。合人民幣五萬。這輛車買得最有趣兒。等一切都談妥了,才發(fā)現(xiàn)這車是手動擋的??晌覊焊蜎]摸過手動擋的呀!4S的員工把車幫我開回了位于市中心的公寓。停在地下車位。這下我可犯難了。怎么開呀?于是,我給國內的小舅子打電話,他在電話里簡要地告訴我怎樣用離合器,怎樣換檔。就這樣,第二天,在多倫多的最繁華地區(qū),我這個嶄新的新手,楞是把這臺手擋車開了出來。而且一次也沒熄火!我想,像我這樣學手動擋的人可不多呀!從此,我和手動擋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馬自達PROTéGé
我的第二輛車是斯巴魯翼豹,2.5發(fā)動機,170馬力。4驅新車。也是手動檔。這臺車買的最迅速。頭一天還沒有打算換車。晚上我太太看報紙,突然發(fā)現(xiàn)斯巴魯做廣告大幅降價賣車,新車原價兩萬加元。降價后一萬六千加元。于是,我們第二天上午就把車買了下來。以后才知道,其實所有的車行都大幅降價。
斯巴魯翼豹2.5普通版。
斯巴魯使我開始真正了解車,喜愛車。把車買到手后,我不斷地在網(wǎng)上搜索相關的材料。知道在斯巴魯系列中有一款叫斯巴魯STI的。連續(xù)三屆勇獲世界汽車拉力賽冠軍。綽號“藍色戰(zhàn)神”。這臺車搭載2.5升渦輪發(fā)動機。手動擋。馬力305HP。0-100公里/小時加速不到5秒。它的排氣筒的聲浪極為低沉有力,加上渦輪的嘶鳴,使人感到心跳加速。我Youtube上無數(shù)次瀏覽STI在拉力賽中那狂野的身影,聆聽著它低沉的咆哮。每次都如醉如癡。我下決心下次換車,一定來一臺STI。
我夢中的STI
我的第三輛車應驗了中國的一句老話“計劃沒有變化快”。2013年,我準備要換斯巴魯STI了。五月份我?guī)遗畠喝ヒ粋€小鎮(zhèn),她要考駕照的路考。由于她不會開手檔車,我只好去租車行給她租了一臺自動的。她開車離開后,我閑著無聊,也在車行租了一臺NISSAN PATHFINDER 越野車開著玩。當我開著這臺越野車上路后,就立刻被它吸引住了。高高的視野,寬敞的空間,威猛的車身,大排量的引擎。于是,我放棄了STI的念頭,打算買越野車了。一段時間后,我選定了我要的車:豐田4Runner。4.0發(fā)動機。非承載車身。在加拿大買車過程很簡單。4Runner新車四萬加元。拿現(xiàn)金買立刻降價3500加元。我原來的斯巴魯(十五萬公里)以舊換新,估價5500元。又贈送1500元的免費維護。稅后上路價為三萬四千加元。談完后用信用卡交三千元定金先走人。車行用2天時間去交通部門辦新車所需的所有手續(xù)(牌照,車主證等)以及把新車內外再打理一遍。我則通知保險公司新車保險的生效日期。2天后便帶著余下的車款,去車行提車回家了。
我的第三臺車:排量4升的豐田越野車。
4Runner有著傲人的近十寸的離地間隙
我十分喜愛這臺豐田越野車。但每當開著它奔馳在公路上,看見斯巴魯STI從身邊經(jīng)過時,還是忍不住多看幾眼。有時甚至跟上去,降下車窗,如醉如癡地聽著那雄渾有力的排氣聲浪。那聲音是如此的迷人,仿佛在時時召喚著我,常常讓我在夜里夢見駕馭著它奔馳在大街小巷,一手握著D形小直徑方向盤,另一只手握著紅色的手動檔桿。感受著它那驚人的加速和暴力的性格。。。。。當時光走進2016年時,也就是在我結識斯巴魯STI的八年以后,這一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2016年3月7日,一臺嶄新的第11代斯巴魯STI屬于我了!記得那天提車時,當一切交接手續(xù)辦完,4S店工作人員離開后,我情不自禁地反復撫摸著STI。我對它說“親愛的STI,我該叫你什么好呢?我的愛車?我的兄弟?還是我自己?”
中網(wǎng)上那個紅色的就是STI標志。這樣的標志全車內外共二十個。讓車主為它的純正的拉力賽車血統(tǒng)而自豪
低沉有力的聲浪來至雙邊四出的排氣筒
兇悍的大嘴是為渦輪中冷器設計的
bremo 剎車卡鉗
D形真皮小幅方向盤手感好極了。
另一個最愛的就是精致的紅色排擋桿。機械感很強
內嵌防滑橡膠的離合器,腳閘,和油門踏板。
駕駛者可選擇三種模式。分別為經(jīng)濟,運動及超級運動。還可以根據(jù)轉彎的緩急來選擇前后的扭力
渦輪壓力表。隨著渦輪上正壓,可以聽到渦輪的嘶鳴。
哥倆好
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我的思緒又回到了小時候鄰居王伯伯那件事上。他的美國親戚贈車的事大概是子烏須有。但車的情結卻從那刻起便深深地埋在了我幼小的心靈中。一轉眼,40年過去了,我的汽車夢一步一步地實現(xiàn)了。我應該感到欣慰了。但使我感到更加欣慰的是,在離我萬里之遙的祖國,千百萬和我一樣的同胞們,從曾經(jīng)是那樣貧窮的日子中走出來,揚眉吐氣地跨進自己的愛車,駛向陽光燦爛的明天。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