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作死
1.不開車燈
雨天能見度較低,開啟燈光能讓其他汽車及時發(fā)現(xiàn)你的位置。所以,在能見度不好的情況下請開啟示寬燈,并根據(jù)天氣調(diào)整為近光燈或霧燈,增加自己的視野。不要認為車前有日行燈就萬無一失了,請考慮后車的感受。
2.使用花紋幾乎磨平的輪胎
輪胎上的花紋就是排水槽。由于水會給輪胎浮力,汽車通過積水的時候,要將水擠入排水槽中排出,保證輪胎的抓地力。如果排水槽太淺,輪胎的抓地力就會受到影響,嚴重的時候會發(fā)生“水滑”甚至甩尾。
3.不開雨刷、不更換舊雨刷
不開雨刷這樣的低級錯誤估計沒人會犯,但不及時更換出現(xiàn)硬化或龜裂的舊雨刷,導致刮不干凈玻璃的車主卻大有人在。路都看不清,還怎么開車呢?
4.側(cè)鏡和三角窗模糊不清
側(cè)鏡和三角窗能減少盲區(qū),車主可以開啟側(cè)鏡加熱功能,或涂抹防雨劑減少水珠附著,對三角窗起霧的情況,則可以通過調(diào)整空調(diào)出風位置來解決。保持良好的視線,也能提升駕駛的安全系數(shù)。
二級作死
1.進入難以把握水深的路段
在不少城市,雨天自然難免會遇到積水的情況。由于積水渾濁、難以了解水下狀況,不僅刮底盤的幾率大大增加,運氣不好還會碰到大坑而一頭扎入水中。
2.涉水熄火后再次啟動汽車
引擎內(nèi)部的溫度很高,某些渦輪引擎的排氣溫度甚至能達到上千度。因此,當冷水在引擎工作時進入氣缸中,突然的冷卻會對曲軸、活塞、連桿等零件造成損壞。當氣缸中有水,車主又再次打火試圖啟動汽車的時候,不能被活塞壓縮的水會加劇引擎的損壞程度,甚至會出現(xiàn)連桿被頂彎、缸蓋變形的情況。
3.在高速上跟車距離太近
在濕滑路面下,輪胎與地面的摩擦系數(shù)降低,剎車距離也相應增長。跟著大車跑,說不好一下就鉆人家車底下去了。同時,和小車跟車會車也要適當加大距離,畢竟大家的抓地力都變差了。
終極作死
1.雨天搶道行駛、超速行駛
高級作死看似有點“技術含量”,但實際上都是由于安全意識淡薄引起的,雨天搶道行駛就是其中之一。雨天平均車速較低,某些車主因為趕時間就選擇在車流中搶道行駛,殊不知由于視距不良、輪胎抓地力下降,汽車的剎車距離更長、姿態(tài)也更難控制,剮蹭和被追尾的幾率會大大增加,而超速行駛更是后患無窮。
2.關閉ESP系統(tǒng)
由于搭載了諸多電子系統(tǒng),如今的汽車駕駛起來要簡單得多,甚至雪地、冰面二擋起步的技巧,也被雪地擋一類的電子輔助所替代。關閉ESP能讓汽車的反饋更為直接,但對駕駛技術的要求也變高了。一臺操控難度大的車,發(fā)生事故的幾率也相對會變高。
3.避險時動作太大
雨天時的避險可不比高速避險簡單,而大幅度轉(zhuǎn)動方向盤或方向盤沒回正之前就急加速出彎,都很容易出現(xiàn)打滑。在這里提醒大家:選擇合適的車速,緩給油、緩剎車,禮讓其他車輛,才能保證雨天安全行駛。
總結(jié):無論哪種級別的作死開法都是不利于道路安全的,同時對于駕駛者的安全也有著不小的威脅。就拿開燈這個簡單的動作來說吧,把自己在視線不好的路況下暴露給其他司機,對自己也是一種安全,不是嗎?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