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車庫

話題31227條    關注920人

+關注
話題

往事只能回味——廈門公交車的往昔風采,老廈門人的集體回憶

你知道廈門最早的公交車都是什么車嗎?

你知道廈門第一部空調(diào)車是幾路車嗎?

你知道廈門公交在全國很NB的兩個第一嗎?

來,咱來漲姿勢咯——

廈門公交一開始只有4條線路

民國時期廈門、漳州一帶的巴士、公交車,當時均為私營,廈門最早的公交車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

解放后的1957年1月1日,廈門公交公司正式掛牌,名稱為“廈門市地方國營公共交通公司”,位于現(xiàn)在的鷺江大廈門口。

當時只有4條線路,分別是輪渡到廈大、輪渡到火車站、輪渡到近郊(現(xiàn)在的江頭)以及輪渡到集美。其中集美:一小時一班;島內(nèi):十幾分鐘一班,首車發(fā)車時間早晨5點半。線路實行按站收費,票價一站兩分。

最早的4部公交車都是木頭做的,進口車哦!

第一代公交車:木質(zhì)車

1957年初,公司有4部公交車,均為木質(zhì)結構,木車廂、木座椅,燒木炭。這些公交車均由美國20世紀30年代的雪佛蘭、小道奇以及福特貨車改裝而成,可容納40多人。

好想坐坐這樣全木頭的車,感覺好溫馨好懷舊好像拍電影的說。。。

1957年后期,廈門出現(xiàn)了5部掛斗公交車,即在原有客車后部加掛一個車斗,可容納30多人,有點類似后來的通道車。但是掛斗車的前后兩個車廂各自獨立,掛車之間不能相互通行。

1960年9月15日,第一部自己拼裝的鷺雄牌公共汽車完工。

鋁皮車終于出現(xiàn),公交開始燒煤氣。

第二代公交車:鋁皮車

1958年,廈門開始使用國產(chǎn)公交車,新增的4部國產(chǎn)公交均為鋁皮制造,與早前的木質(zhì)公交車搭配使用。

1962到1963年,由于國家的自然災害,汽油緊缺,公交車開始改燒煤氣,在車后安裝黑色的滾動煤氣包。由此,公交車顯得奇形怪狀,不倫不類。

1968年,木質(zhì)的公交車徹底退出了廈門公交運輸舞臺。

80年代的親,你們熟悉的記憶在此。

第三代公交車:鉸鏈式通道車

1970年,為滿足日益增長的乘客需求,大型的鉸鏈式通道車正式登場。這種連接而成的車輛,由于載人多、負載量大,很快成為廈門城市公交的主力車型,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期,才完全退出廈門的城市公交線路。

80、90年代盛行的通道車和小巴士公交車,小巴士主要開往湖里和島外一帶。

高大上的公交車終于出現(xiàn)了。

雙層巴士:

1993年5月19日,廈門公交總公司正式成立。第一輛嶄新的雙層巴士,從廈門寶龍開出,從火車站駛向湖里。成為當時廈門街頭一道流動的風景。

空調(diào)車:

1995年,廈門102路車率先開始試行空調(diào)車運行。這也成為當時廈門最早的空調(diào)車公交線路。

廈門公交的兩個全國第一

1、全國最早實行公交一票制:

1993年,廈門公交實行一票制,將以前的分段計費一律改為上車5角。

2、全國最早實行上下車門分開:

注意找亮點——那個時代妹紙們臉上那種清澈見底的笑容,太感動人了

1995年2月1日,廈門公交在單車上試行“前門上車,后門下車”;通道車上試行“中門上車,前后門下車”,此舉乃全國首創(chuàng)。

2012年后,廈門陸續(xù)推出混合動力公交與LNG公交,外形幾乎一樣,白綠相間或黃色車身。藍色則為BRT快速公交和連接線。

收藏

2016-04-09

0

你輕輕一贊
是我大大的動力

我關注的部落

登錄關注部落,才有更多簽到。請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