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14日兩天,2008年AGF亞洲方程式國際公開賽揭幕戰(zhàn)在珠海國際賽車場揭幕,受經銷商朋友的邀請也趁著周末休息,筆者于14日前往賽車場觀看了珠海站的最后一場決賽
撰文、攝影:鐘志榮
4月13、14日兩天,2008年AGF亞洲方程式國際公開賽首戰(zhàn)在珠海國際賽車場揭幕,受經銷商朋友的邀請也趁著周末休息,筆者于14日前往賽車場觀看了珠海站的最后一場決賽。由于不是賽事組委會邀請,此行的角色更多的是觀看者而非報道者。觀看完比賽之后有所感觸,遂以筆尖描述一二,算是記錄中國賽車發(fā)展歷程的點滴。
關鍵字:方程式
說到方程式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F1又或者是數學里復雜的解方程,亞洲方程式國際公開賽之所以也稱為方程式也正是這兩個原因,其運行的程序以及比賽規(guī)則都以F1為參考并將F1作為目標,而比賽的難度和結果的撲朔迷離也如高等數學里的微分方程一樣復雜多變。
最后一場比賽前五個發(fā)車位是以第一場決賽的前五名的倒序來排列,以更高的難度考驗車手的實力,增加比賽的激烈程度,提高比賽的觀賞性。在頭一天排位賽表現出色的中國速遞EMS隊車手張志強在后面的兩場決賽都因為事故而沒有完成比賽,而之前幾場沒拿過第一的的上海永久隊車手張臻東卻以快第二名選手10.459秒的成績獲得冠軍,每一場比賽都有很多的不可知性,正是這些不可知性讓比賽變得更精彩,這也是賽車的魅力所在。
關鍵字:賽車
AGF亞洲方程式國際公開賽又稱亞洲吉利方程式國際公開賽,參賽車輛全部由吉利汽車提供,動力系統(tǒng)為吉利自主研發(fā)的CVVT四缸1.8L發(fā)動機,每個車隊的車輛都是以此為基準根據不同需求進行調教,從這個層面上講,AGF在機械方面沒有太大的可比性,更多的是考驗車隊的機械調節(jié)能力與車手的實力,這也許就是其與F1最大的差距。
賽車運動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雖然這幾年自主品牌發(fā)展得不錯,但真正有實力并且愿意慷慨解囊的車廠并不多,吉利在這方面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勇士還是值得贊賞。雖然有不同的聲音認為其更多的是為了作秀,但能有這樣的魄力也確實不易,而我更愿意看到是吉利能真正以賽車檢驗技術并促進民用車的突破,提高產品品質,同時推廣賽車運動,豐富國內與汽車發(fā)展不平衡的汽車文化。
關鍵字:車隊與車手
共有十支車隊二十位車手參加此界的AGF。車隊的贊助商大都是一些有實力的民營企業(yè),而米其林的加入則給AGF帶來了些許的“國際”味道。在車隊贊助這一塊,國內有實力搞車隊的企業(yè)絕對不少,賽車運動的利潤也是頗為可觀,但在國內還沒成熟的賽車環(huán)境下,投入產出比沒有太大的把握,精明的企業(yè)更多是袖手旁觀,甚至有些嘲笑業(yè)已贊助車隊的企業(yè)愚蠢。面對這樣的處境,我們是對這邊的精明起敬還是為那廂愚蠢悲哀?又或者只是感慨車隊像個沒人要的孩子?
從歷屆F1賽車手的資料我們可以了解到,參加方程式賽車的選手幾乎都是從很小就接觸卡丁車的,從小就培養(yǎng)車手的興趣與實力。但即便是卡丁車,對于普通家庭來說都是昂貴的,國外濃郁的賽車氣氛讓他們認為這樣的花費是有價值的,而在沒有太多汽車文化底蘊的國內,他們認為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兒。可見賽車氛圍是否濃郁,也在影響著中國賽車運動的發(fā)展,而這些氛圍是需要企業(yè)尤其是汽車企業(yè)去引導的。
關鍵字:觀眾
卞之琳有首詩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看風景的人本身也是風景的一部分。無獨有偶,觀看賽車的觀眾也是賽車的一部分,而且這部分風景的精彩程度不亞于那邊的賽車風景。倒不是說AGF的觀眾有多熱情澎湃歡呼躍雀,恰恰相反,觀眾的一臉茫然與那邊震耳欲聾的引擎聲和呼嘯而過的賽車形成鮮明的對比,而這正是中國賽車目前最大的悲哀。
當天在場的觀眾有很大部分是吉利經銷商邀請的客戶,很多人對賽車了解不多,甚至有些還一臉正經地問筆者吉利遠景的發(fā)動機與F1賽車的發(fā)動機是不是一樣的。這很真實地反應了國內當前汽車發(fā)展速度與汽車文化發(fā)展的不平衡,推動汽車文化發(fā)展是迫在燃眉,否則汽車與一般工業(yè)產品沒什么差別,一堆金屬而已。幸運的是我看到了AGF在進行。
后記:關于AGF的一段對話
在回程的路上,關于AGF與經銷商朋友展開了一段對話。
筆者:你覺得AGF就目前的環(huán)境有沒有開展的必要?
經銷商:有,非常有必要,這樣對我們的車是一個很好很有力的宣傳,尤其是對比較抽象的汽車技術,能很直觀的表現出來。你覺得呢?
筆者:有必要,但我的愿望是通過這樣的比賽來提高車廠的技術水平,研發(fā)更多更好的產品,并推動汽車文化的發(fā)展,緩解國內汽車發(fā)展與汽車文化發(fā)展的矛盾,而不是一個宣傳工具,不是一個噱頭,那才是賽車的本質。
![](https://res.xincheping.com/images/2022/diandongwanjia/art_bottom_banner.jpg)